-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钢铁工业增长方式转变
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钢铁工业增长方式转变 提 要 一、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 二、节能减排是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性任务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四、当前钢铁工业推进节能减排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 1.2006年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总能耗上升 2006年纳入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 吨钢综合能耗645.12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7.06%; 吨钢可比能耗623.04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6.19%; 吨钢消耗新水6.56吨/吨,同比下降14.9%; 2006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19779万吨标煤, 同比上升8.45%。 3.钢铁行业是国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 从总量上看,2004年统计钢铁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4.71%,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15.18%。 中国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一贡献也付出了消耗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 4.钢铁工业发展具有明显增加资源消耗、环境负荷的特征 “十五”期间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快的5年,5年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5亿元,是1996年至2000年“九五”期间完成投资2154亿元的3.19倍。 2000年 粗钢产量1.285亿吨, 2005年上升到3.493亿吨, 5 年净增加粗钢2.208亿吨,增长2.72倍。 2004年钢铁行业总能耗29884万吨标煤,比2000年的17890万吨标煤,增加11994万吨标煤,增长67.04%; 钢铁行业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2000年12.91%,2004年上升到14.71%,提高1.8个百分点。 由于能耗的大幅度增加,相应带动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环境负荷增加。 5.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上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大中型钢铁企业(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由于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的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差距为10-15%,污染物排放也得到一定的有效控制; 地方中小企业、特别是300立以下小高炉、20吨以下小转炉、小电炉等落后装备,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大,总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达50%左右; 污染物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当前,全行业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20%左右,比重过高,落后产能量大,这是造成钢铁行业总能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重要原因。 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出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1.节能减排是促进钢铁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 2006年我国产粗钢41878.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3.79%;国内市场消费粗钢38405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98%,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最大的粗钢消费市场,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节能减排是促进钢铁工业优化结构的迫切要求 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总体产能过剩,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等等。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具有结构性矛盾的特点。 从节能减排入手,切实把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下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的瓶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钢铁工业的长远发展和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层次: 钢铁生产企业与相关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 比如,一个年产粗钢1000万吨规模的钢铁企业,生产过程高炉、转炉、焦炉等全部可燃气体全面回收,可供一个120万千瓦发电厂使用,满足发电厂所需能源的需求,发电量满足钢铁厂需要外,还可少量向社会供电; 一个年产粗钢1000万吨规模的钢铁企业,生产过程的固体废弃物,除含铁部分直接回收利用外,其余供应水泥厂,可满足年产300万吨水泥的全部原料需要,而且可以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 第三层次: 钢铁产品出厂、社会消费、消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循环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