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河上不死的艄公.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澧水河上不死的艄公

澧水河上不死的艄公 一 湍急的河水咆哮着,奔腾着,冲决而下,浩浩汤汤,席卷一切。 一叶小舟被洪流所裹挟,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落进漩涡,一会儿撞向礁石,一会儿推到岸边。 只见那船上的艄公,紧咬着牙关,绷紧了肌肉,站稳了双脚,握牢了竹篙,在风雨中拼命搏击,穿云击浪,点石拍岸,护卫着这叶小舟艰难前行,绝不放弃。风云激荡处,艄公还喊着号子,在洪流上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跟所有的风云抗衡。 二 覃正岳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上街去买个东西,人生的方向就彻底改变了。一九四零年,他刚好满十九岁,原本是家里的好劳力,却突然被抓了壮丁,莫名其妙就成了国民党抗日军队中的一个士兵。 当然会有泪水,会心有不甘。可既然已经当兵了,没有别的选择,覃正岳就想,那就干脆把兵当好吧。于是,用心学习,勤奋钻研,小学都没读完的他,很快就掌握了部队的条令,能熟练起草公文了,成了连队的文书。几年下来,除了跟战友们一样上阵杀敌之外,覃正岳已慢慢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善于管理的军官了。 一九四九年秋天,覃正岳所在部队依命移师浙江驻防。解放军攻破长江天险之后,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人心惶惶,都觉大势已去,不愿再打仗了。于是,所在部队的高级军官们策划了起义投诚,上尉军官覃正岳又成了一个起义投诚人员。 接受教育改编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不打仗,要搞建设了,部队要精简。覃正岳积极响应号召,自愿打着背包,回到石门老家当了农民。 毕竟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覃正岳回到家乡之后,难免会对合作社里的一些事情提点改进意见。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大家热情高涨,容不得一点不同看法。于是,回家没多久的覃正岳在一九五三年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送到津市岑泹农场劳改去了。 这一去就是遥遥无期,没人说得准什么时候能够出来。覃正岳没有生育的天津媳妇儿终于熬不住,提出离婚,一个人回了娘家。 差不多三十年过去后,上面终于为覃正岳平反了。可此时的覃正岳,已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无妻无子,孤身一人,平反后每月能领点投诚人员补助,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了。住在偏远乡村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覃正岳每天得跟其他壮年人一样干农活,否则没法养活自己。 三 如果故事就是这样,那就是余华的小说《活着》的一个翻版,只是一个个体生命在巨变的时代里悲剧性的命运而已。 但覃正岳远不止于此。 在部队,他是一个好兵、好军官:字写得规规整整,账管得滴水不漏,文件言简意赅,调度严丝合缝。 在劳改农场,他是一个好技术员:何时育种,何时插秧,何时施肥,何时除草,何时灌水,何时扬花,何时收割,写得清清白白,干得利利落落,永远比别人做得更好。 在家乡,他是亲友们的好老师:做人要做好人,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怎么写好字,怎么干好农活,怎么待人处事,都有讲究,要懂得规矩。 在家乡,他还是一个修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乡亲们有需要,写对联,起名字,他都从不推辞。闲暇时,他不太串门,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看书,练字。尤其是晚年最后的岁月,每天拿着毛笔抄写《三国演义》,每月要写坏两三支毛笔。当历时近五年、七十五万字的《三国演义》抄完之后,八十多岁的老人才驾鹤西归。 四 当我看着由报表、作业本、毛边白纸等不同材料混在一起抄成的《三国演义》,看着那没打格子却如同士兵操练一样整齐划一的工笔小楷,不禁肃然起敬。 没有过身陷绝境的经历,就难以体味奋斗的艰辛;没有过被彻底抛弃的凄凉,就难以感佩执守的坚强。 覃正岳,这个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入伍、被投诚、被反革命、被平反的普通人,这个在日寇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浴血奋战,在国共对垒、两败俱伤的时候起义投诚,在欢庆建国、和平裁军的时候回家务农,在建设家乡、合理建议的时候锒铛入狱,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时候平反养老,始终被命运捉弄的人,为什么没有怨天尤人?为什么没有四处上访?为什么没有自暴自弃?为什么直到亲手一笔一划抄完《三国演义》才阖然离世? 五 人们常说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燎得难”。如果这些特点不假,那么在这些特点背后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倘若没有对自我价值的设计与肯定,没有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单就一个个体生命而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燎得难”有意义吗?何必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及时行乐呢? 当我有幸聆听覃正岳老人的故事时,我一直在想几件事:一是他为什么没有再找一个老伴?二是他为什么没有不找当年的战友?三是他为什么要抄《三国演义》? 他当年平反之后,六十出头,可以在农村找一个失婚妇女一起过日子,甚至可以生儿育女,可他选择了孤身一人的生活;他可以找当年策划起义投诚的顶头上司反映困难,寻求一直在做官的领导们的帮助,可他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一切;他可以抄《西游记》、《水浒传》等很多别的书籍,可他偏偏选择了抄《三国演义》。 经历了爱情之后,这个饱受苦难的老人居然不向世俗低头,宁可让肉体煎熬,也不愿精神委屈;而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