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的草木鸟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3月10日 □ 侯如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所 两千年前,孔子教导学生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清代刘宝楠对此解释道:“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打开中医奠基之作《内经》,会为几千年前的医学成就所惊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竟宛若一部博物学全书。 《内经》涉及的草木鸟兽名称近百种,按照《本草纲目》16部分类方法,囊括了动物6部及植物5部下的所有类别。说明早在《内经》时期,古人已对鸟兽草木之学颇为关注。草木鸟兽在《内经》中反复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日常生活之用 《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提及的五谷、五菜、五果均为日常食用之物,五畜则为家庭饲养的普通动物。“藿”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藿为豆叶,《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其中的“藜藿之羹”是用藜和豆叶煮成的无味之羹,本为平民之菜,但从唐尧开始直到虞舜、夏禹三帝,为了体现与民同食,曾延续食用了很长时间。别小看区区藜藿之羹,每遇灾荒岁月,往往有活命之功。而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足,藜藿也被认为是粗劣饭菜而远离了人们的餐桌。再如榆树,《内经》中并未作为药物应用,榆树的嫩叶可以吃,树皮磨粉可以充饥,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谓“榆……品种甚多……北方食之”。人们在食用过程中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本经》就认为它的枝叶及果实“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 疗病所用之药 《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此方中的雀卵,即麻雀蛋;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藘茹即今之茜草。《灵枢·痈疽第八十一》“剉蓤 草根各一升”中的“蓤”,考《康熙字典》“蓤”条,有“‘蓤’同‘蔆’”,即“菱”,为菱科一年水生草本植物。菱有多种,陆佃《诗疏》:“《武陵记》‘四角曰芰,两角曰蔆’。”蔆的果实称菱角,《别录》载其“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脏”,生食可以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熟食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此外,菱角磨粉也是一种美容佳品,如《唐本草》中就记载有“芰,作粉极白润宜人”。《康熙字典》“ ”条认为“‘ ’同‘翘’”,即连翘。关于连翘的得名,《玉篇》解为“连翘,草也,一名旱莲子,太山山谷间甚多。其子折之,片片相比如翘,以此得之”。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用于形容临床病状和生理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形象地说明了水肿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用“鹜溏”形容脾虚不运所致的便下如鸭粪,稀软杂水的病证。《素问·五脏生成》更是以“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来喻五脏生气之色,真切形象。 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和学习草木鸟兽的知识,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初级阶段。草木鸟兽之于人类,是自然赐予我们的朋友。只有热爱自然,懂得自然的语言,熟悉自然的名称,心与自然同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内经》的旨意趣味。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3月10日 □ 侯如艳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所 两千年前,孔子教导学生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清代刘宝楠对此解释道:“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打开中医奠基之作《内经》,会为几千年前的医学成就所惊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竟宛若一部博物学全书。 《内经》涉及的草木鸟兽名称近百种,按照《本草纲目》16部分类方法,囊括了动物6部及植物5部下的所有类别。说明早在《内经》时期,古人已对鸟兽草木之学颇为关注。草木鸟兽在《内经》中反复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日常生活之用 《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提及的五谷、五菜、五果均为日常食用之物,五畜则为家庭饲养的普通动物。“藿”在《内经》中多次出现。藿为豆叶,《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其中的“藜藿之羹”是用藜和豆叶煮成的无味之羹,本为平民之菜,但从唐尧开始直到虞舜、夏禹三帝,为了体现与民同食,曾延续食用了很长时间。别小看区区藜藿之羹,每遇灾荒岁月,往往有活命之功。而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足,藜藿也被认为是粗劣饭菜而远离了人们的餐桌。再如榆树,《内经》中并未作为药物应用,榆树的嫩叶可以吃,树皮磨粉可以充饥,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谓“榆……品种甚多……北方食之”。人们在食用过程中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本经》就认为它的枝叶及果实“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 疗病所用之药 《素问·腹中论》“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