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法,还应博采众长.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法,还应博采众长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教法,还应博采众长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中心小学 刘谷波 〔摘要〕当今,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关爱学生,彻实减负,严禁一切惩罚行为,学校里独生子女的学生越来越多,倍受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宠爱,中小学也普遍盛行着赏识教育、鼓励教育,而我们的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上)却令人忧虑。我们应当思变,在众多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应各采其长,综合运用,谨防陷入教育的误区,误人子弟。 〔关键词〕小学溺爱赏识心理教育方式 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在多样化的教法中,要善于博采众长,有选择地、切合实际地灵活综合运用,不能陷入教育误区,误人子弟。 真的,教育,还是要严慈结合,刚柔并济的好,还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力,齐抓共管的好,有时仅仅有“爱”,有“甜”,有“宽”,真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辅之以“恨”,“苦”和“严”! 我哪能忘得了那一幕:黄新,男,五年级学生,留守儿童,家庭独子,好动,脾气差,时常违纪,固执好强,但聪明伶俐,成绩优秀。一天午饭后,为了半支铅笔的归属而与同班一个同学争吵,后来还互相推撞扭打,不可开交。后来值日老师匆匆赶来制止,谁知那两个同学根本上不理会他,仍在扭打着,值日老师很生气,上前把他们拉开,并在他们的手心上拍了一巴掌,这倒好,黄新同学一屁股坐在地上,揉着眼睛号啕大哭,边哭边反复地喊:“不得了啦,老师打学生了,我要告你,老师体罚”。这一来,老师傻了眼,一下子乱了方寸,劝也不停,拉也不起。一大群同学都在那围观……。好几分钟过去了,黄新的奶奶不知怎的也来了,骂骂咧咧的:“老师lsquo;大齐rsquo;了?可以打人?孩子一根独苗,爸妈不在家,我一个老婆子在家管养不容易,都舍不得打他一下,你有什么权利打他……”老师连忙向她解释,可没说上几句,正在地上打滚发飙黄新,哭着一骨碌地爬起来,猛向教室外冲:“奶奶,老师打人,我受不了了……”,一翻身,从二楼跳了下去……下面是一个用水泥瓦盖的简易摩托车棚,瓦被踩穿了一个大洞,从洞中正好跌落在一角落的沙堆上,伤虽然不大,后面的“问题”却严重,在学校乃至全镇,掀起了轩然大波,该老师也受到了严肃的处理…… 作为学校一领导,我参与了该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同时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是啊,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和学生。加之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宠爱,尤其是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的管教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千差万别。 同时,近几年来,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在中小学普遍盛行,上级部门对此也推崇备置,并要让教师认真“充电”,学生彻实减负! 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甚至可以使“铁树开花”、“枯木发芽”;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懂教的老师! 我学校也不例外,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强调老师要用赏识的眼光,鼓励的态度,全身心的爱去教化每一个学生。于是,学校、老师更是一改以往的做法,想方设法地拿着放大镜,寻找着学生的优点、闪光点,甚至就连学生的缺点、不足都想办法加以美化、诗化、含蓄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学生的自尊心,对待违纪的同学更是如春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可又怎样呢?却有不少同学把老师的春风化雨视为天经地义,软弱可欺,部分品行差生甚至以此为砝码,得寸进尺,放纵自己,后果可想而知。这些同学就这样,受不得半点委屈、没有了一点宽容、容不下一丝批评、心灵是如此的脆弱、自尊是如此的强、心胸是如此的狭窄、意志力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黄新同学的事件,不正是最好的明证吗? 无可否认,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像我们农村学校的缺乏家庭温暖和自信的留守儿童而言,鼓励、表扬无疑是春风,是冬天里的阳光;但仅仅有这也是不够的,还应有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适度的批评教育、吃苦教育、挫折教育、惩罚教育等,只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各取其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反思我们的工作,也会发现由于不适当的表扬留下的后遗症,比如备受家长、老师赏识的学生,往往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家长、教师滥用表扬夸奖给“宠”出来的! 同样是留守儿童,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管教和隔代监护人的溺爱,问题也就更多了,例如说一不二,无礼霸道,养成恶习,性格扭曲等等。这时严格的管理甚至一定形式的惩罚教育对他们更合适,更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至于在人生的“歧途”上越滑越远,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嘛。 几千年前,我们的教育鼻祖———孔子,就提出过:教育要因材施教。而在我们一味地要求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