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5章几何证明专题训练卷(平行线性质)(教师版).doc

初一第5章几何证明专题训练卷(平行线性质)(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第5章几何证明专题训练卷(平行线性质)(教师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加注明理由. (1)如图, ①∵∠B=∠C(已知) ∴ AB ∥ CD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②∵AE∥DF(已知) ∴∠ 1 =∠ 2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2)如图; ①∵∠A= ∠1 (已知) ∴AB∥C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②∵∠B= ∠2 (已知) ∴AB∥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458448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填空. 解答: 解:(1)①∵∠B=∠C(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AE∥DF(已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①∵∠A=∠1(已知)∴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B=∠2(已知)∴AB∥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比较简单.   2.已知,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AD与BE平行吗?为什么? 解:AD∥BE,理由如下: ∵AB∥CD(已知) ∴∠4= ∠BAE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3=∠4(已知) ∴∠3= ∠BAE ( 等量代换 ) ∵∠1=∠2(已知) ∴∠1+∠CAF=∠2+∠CAF( 等量代换 ) 即 ∠BAF = ∠DAC  ∴∠3= ∠DAC ( 等量代换 ) ∴AD∥B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458448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和解题思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填空. 解答: 解:AD∥BE,理由如下: ∵AB∥CD(已知), ∴∠4=∠BA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4(已知), ∴∠3=∠BAE(等量代换); ∵∠1=∠2(已知), ∴∠1+∠CAF=∠2+∠CAF(等量代换), 即∠BAF=∠DAC, ∴∠3=∠DAC(等量代换), ∴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填空或填写理由. 如图,直线a∥b,∠3=125°,求∠1、∠2的度数. 解:∵a∥b(已知),∴∠1=∠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4=∠3( 对顶角相等 ),∠3=125°(已知) ∴∠1=( 125 )度(等量代换). 又∵∠2+∠3=180°, ∴∠2=( 55 )度(等式的性质).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邻补角.1458448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即可解答. 解答: 解:∵a∥b(已知), ∴∠1=∠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3(对顶角相等),∠3=125°(已知) ∴∠1=(125)度(等量代换). 又∵∠2+∠3=180°, ∴∠2=(55)度(等式的性质). 点评: 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比较简单.   4.如图,已知AB∥CD,求证:∠B+∠D=∠BED,试完成下列的证明过程. 证明:过E点作EF∥AB(已作) ∴∠1=∠B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又∵AB∥CD ( 已知 ) ∴EF∥CD ( 平行的传递性 ) ∴ ∠2=∠D  ∴∠B+∠D=∠1+∠2 ∴∠BED=∠B+∠D ( 等量代换 )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及推论.1458448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此题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EF∥AB,可得∠1=∠B,又因为AB∥CD,可得EF∥CD,所以∠2=∠D,问题得证. 解答: 证明:过E点作EF∥AB,(已作) ∴∠1=∠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已知) ∴EF∥CD,(平行的传递性) ∴∠2=∠D, ∴∠B+∠D=∠1+∠2, ∴∠BED=∠B+∠D.(等量代换)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要注意证明题中各部分的解题依据.此题在解题时要注意辅助线的作法.   5.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指出其错误. 已知△ABC. 求证:∠A+∠B+∠C=180度. 证明:过A作DE∥BC,且使∠1=∠C ∵DE∥BC(画图)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C(画图) ∴∠B+∠C+∠3=∠2+∠1+∠3=180° 即∠BAC+∠B+∠C=180°.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1458448 专题: 阅读型. 分析: 注意作辅助线的方法,不能同时让它满足两个条件.只能作平行线后,根据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