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题后反思 1.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获量: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2)在___________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_______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要 点 突 破] 实验17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成分、空间、pH、温度 理想的无限 有限的 2.实验流程 液体 无菌 均匀 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_______上,计数___________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计数板 一个小方格 7 d 曲线 思维激活 判断正误 (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通过多次计数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 (2013·福建卷,4A)(  )。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判断①~④各项的正误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  )。 ②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  )。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  )。 ④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  )。 答案 (1)√ (2)①√ ②√ ③× ④√ 【典例】 (2013·江苏高考题改编)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典 例 透 析]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 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4)在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 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 母菌____个。 (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试管号 Ⅰ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解析 (3)本题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数量。表格的设计应该体现这些关系。(4)该血球计数板内培养液体积=2 mm×2 mm×0.1 mm=0.4 mm3=4×10-4 mL,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10×16×50÷(4×10-4)=2×107(个)。(5)A项正确,开始时营养充分、条件适宜,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错误,如就试管Ⅰ和Ⅲ而言,则是试管Ⅰ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C正确,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比试管Ⅱ的要大。D项正确,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达到K值,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也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答案 (1)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 数据的准确性 (2)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稀释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 (3) (4)2×107 (5)B  时间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值 题后反思 1.本探究实验应注意如下内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