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张 晏 龚六堂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在Zhang 和Zou (1998)与Lin 和Liu (2000 )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 年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全国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
响显著负,而1994 年以后地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分样本数据支持上述结论,同时,财政分
权在不同地区之间还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
积极作用要大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东部各省的财政分权优势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我们认为,分税
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
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1994 年以来我
国各级政府支出构成、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1994 年后中央政府发展支出比重的系数
显著负、地方政府发展支出比重的系数显著正,与分税制改革前的结论恰好相反。这表明分税制改革后中
央和地方的支出结构可能存在无效配置,中央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过大,而中央和地方的支援农业支
出都有待提高。我们的结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
初期需要加大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投入,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央政府应该逐步调整
参与经济建设的份额,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私人资本的力量,更多的从经济建设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政府支出、分税制改革
作者联系方式:
张 晏,通讯地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编:200433 ;电话:021
mail :zhangyan5@gsm.pku.edu.cn 。
龚六堂,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邮编:100871;电话:010 ;
email :ltgong@gsm.pku.edu.cn 。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张 晏1 龚六堂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在Zhang 和Zou (1998)与Lin 和Liu (2000 )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 年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全国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
响显著负,而1994 年以后地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分样本数据支持上述结论,同时,财政分
权在不同地区之间还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
积极作用要大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东部各省的财政分权优势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我们认为,分税
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
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1994 年以来我
国各级政府支出构成、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1994 年后中央政府发展支出比重的系数
显著负、地方政府发展支出比重的系数显著正,与分税制改革前的结论恰好相反。这表明分税制改革后中
央和地方的支出结构可能存在无效配置,中央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过大,而中央和地方的支援农业支
出都有待提高。我们的结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
初期需要加大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投入,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央政府应该逐步调整
参与经济建设的份额,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私人资本的力量,更多的从经济建设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政府支出、分税制改革
1.前言
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财政分权的趋势,全世界人口超过五百万的75 个
转型经济中,84%的发展中国家正致力于向地方政府下放部分权力(Dillinger ,1994)。近年
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再度兴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