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多相流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96146
水平管外降膜的流动特性研究——(I)液
膜厚度测量及分析
郭斌,郭笃鹏,李会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
(Tel: Email: guobin@stu.xjtu.edu.cn)
摘要:采用双极电导探针技术对水平管外无传热时降膜流动的液膜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水
平管外降膜流动的液膜厚度分布,分析了各主要因素的影响。试验段管径为Φ25.4 ×30mm,液膜流量
范围为 Q=50~250 L·H-1 ,管间距分别为25mm、32mm、40mm 。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流量、管间距
下沿水平管周向的液膜厚度分布,并分析了流量变化、管间距变化、周向角度变化以及轴向距离变化
对水平圆管外液膜厚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关于速度对液膜厚度影响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流量变化、
管间距变化、周向角度变化对液膜厚度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水平管,降膜,液膜厚度,电导探针
0 前言
水平管外降膜蒸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石油、化工和低温制冷工程等诸
多行业。降膜蒸发不同于沸腾,它是由相对较低的温差驱动力或相对较低的热流量引起
的表面液膜蒸发。在降膜蒸发过程中,由于没有液体静压和过热区的影响,所以液膜表
面蒸发的有效驱动温度较低,降膜传热的传热系数比较高,并且随着热流量的增加和驱
动温度的升高,传热系数还会进一步增大。同时因为薄膜蒸发的传热管外侧液体的膜状
流动有利于蒸汽与液相尽快分离,所以其换热系数较高,在相同的热负荷条件下所需传
热面积可大为节省。而且由于可以实现在较小温差下进行传热,表面过热度下降,管表
面的结垢情况也得以改善。
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性能主要指传热系数的大小,可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管外蒸发
侧传热膜系数,管壁导热系数,管内冷凝侧传热膜系数。管外壁液膜流动状态对管外侧
传热系数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管外壁液膜流动以及其成膜特性,对于管外测传热研究有
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对水平管外无传热时降膜流动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电导法测量
水平管外壁面液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了不同流量、不同管间距等条件下,沿管外壁
周向以及轴向的液膜厚度分布。分析了无传热条件下,管间距、工质流量以及圆周角度
等因素对管外液膜厚度分布的影响及其波动状态的变化。
1 电导法测量液膜
电导法是目前测定界面波特征信号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
有一定厚度的液膜的电导与其本身厚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测量探针区域液膜的电导
就可以得到与液膜厚度有关的电学信号,通过与标定时的信号进行对比,得到实际测量
的液膜厚度。由于实验中针对电信号的采集设备精度都较高,并且探针的电导信号变化
灵敏,所以电导法测量精度较高,在很多针对液膜的研究中都有它的应用。
NealBankoff[2]较早采用了针形接触电导探针测量了液膜厚度。CollierHewitt[3]利
用嵌入式电导探针测量了液膜厚度。Coney[4]对这种探针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当液膜厚
度h 2 mm 时,嵌入式电导探针分辨率较高,对于较厚的液膜,分辨率很低。他自行设
计一种双平行电导探针,将探针的两极一起插入测量系统液膜中,两极平行且与流体流
动方向垂直,得到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英国利物浦大学 Khoshaim[5]利用电导探针测量
[6]
水平表面上的液膜厚度,据称误差已不大于 5%。古大田 等开发研制的测试管内环状液
膜厚度的电导探针和测量线路,也是采用电导法原理,并且所得精度较高。秦伟[9]等人
自行研制了多点电导传感器,在液膜雷诺数Re=440~5000范围内对垂直管外自由降膜流
动时的局部液膜厚度进行了实时测量记录,给出了液膜表面波的波形及时均液膜厚度的
纵向变化特性。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广军[10]设计制作了双
平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