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2)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2
§2.非甾体抗炎药;炎症
??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
–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等;抗炎药物的作用
??治疗胶原组织疾病
–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胶原组织疾病,例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此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不同,因此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抗炎作用机制与其在体内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s, PGs)的生物合成有关。 ;;解热镇痛药
??除苯胺类外,解热镇痛药多具有抗炎作用
–但长期和大量使用有胃肠道反应
简介
??始于19世纪末水杨酸钠的使用,Aspirin一直作为抗炎药物在临床上使用
??从20世纪40年代起抗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得到迅速发展;?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类型分为:
水杨酸类、乙酰苯胺类、吡唑酮类、3,5-吡唑烷二酮类、芳基烷酸类、邻氨基苯甲酸类、1,2-苯并噻嗪类等。;一、 吡唑酮类
????5-吡唑酮类药物具有较明显的解热,镇痛和一定的抗炎作用,曾是临床上用于高热、镇痛的较常用药物。由于该类药物有的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等毒副作用,例如安替比林(Antipyrine)、氨基比林(Aminopyrine,安痛定)已被淘汰。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安乃近(Metamizole Sodium, Analgin),它解热镇痛作用迅速而强大,因其易溶于水,可制成注射液,对顽固性发热有效,但仍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需慎用。 ;;二、3,5-吡唑烷二酮类
????3,5-吡唑烷二酮类首先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是保泰松(Phenyl butazone),它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但对胃肠道的毒性大,长期服用可损伤肾功能,对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也有影响,还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等。其体内代谢产物羟布宗(Oxyphenbutazone)也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且毒性较低,副作用较小。 ;;羟布宗??Oxyphenbutazone??羟基保泰松 ;发现-氨基比林
??在Antipyrine分子中引入二甲氨基
–受吗啡结构中有甲氨基的启发
??解热镇痛作用比Antipyrine优
–但作用稍慢
发现-淘汰氨基比林
??曾广泛用于临床
–镇痛、解热和抗风湿效果与Aspirin和水杨酸钠相似
??Antipyrine和Aminophenazone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等
–各国相继淘汰;发现-安乃近
??在氨基比林的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基团亚甲基磺酸钠,得到安乃近
–主要用于解热
??毒性较低,但仍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
??水溶性大,可以制成注射剂;发现-保泰松
??1946年合成具有3,5-吡唑烷二酮结构的保泰松
??作用类似氨基比林
??解热镇痛作用较弱,而抗炎作用较强
??临床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痛风
??毒副作用较大
–胃肠道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对肝脏及血象有不良的影响;发现-羟布宗
??1961年发现保泰松体内的代谢物羟布宗(Oxyphenbutazone)
–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毒性低,副作用小;酸性
??3,5-吡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与化合物的酸性有密切关系
–二羰基增强4-位的氢原子酸性
??易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酸水解后重排,呈芳伯胺反应;Phenylbutazone的构效关系 ;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 ;构效关系;芳基烷酸类????包括芳基乙酸类和芳基丙酸类。
??(一) 芳基乙酸类:
???? 5-羟色胺(3-(β-羟基乙基)-5-羟基吲哚)是一种炎症介质。对吲哚乙酸衍生物进行研究,发现了吲哚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但常有胃肠道等副反应。对吲哚美辛进行结构改造,将吲哚环上的-N=用其电子等排体-CH=取代,得到茚衍;生物,找到抗炎药舒林酸(Sulindac),副作用小于吲哚美辛。临床上常用的还有苯乙酸衍生物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依托度酸(Etodolac)与其他多数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对COX-2有更大的选择性(COX2:COX-1活性比约为10),胃肠道副作用小。;1.吲哚美辛(Indomethacin) 消炎痛;发现
??5-羟色胺(Serotonin,5HT)为炎症的化学致痛物质
–Serotonin的体内生物来源与色氨酸(Tryptophan)有关
–发现风湿患者体内Tryptophan代谢水平较高
对吲哚乙酸类衍生物进行了研究约300多个吲哚类衍生物中得到吲哚美辛。它的机制不是拮抗5-HT,而是抑制前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