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理学与食品安全评价课件1
注射给药法 皮下注射 腹腔注射 小鼠腹腔注射方法 注射给药法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8.5cm 3.5cm 1cm 小鼠尾静脉注射法 兔耳缘静脉注射法 涂布给药法 药物经皮肤吸收、局部作用或致敏 作用时间根据药物性质和要求定 不同接触途径对毒物的影响 实验动物接触外来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首先到达的器官将有差别,中毒效应也不尽相同。在相同化合物剂量下,接触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吸收率也不尽相同。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 3、屠宰试验 2、动物饲养 宰前禁饲12 h(可自由饮水),采用腹腔注射乌来糖法将动物麻醉,经腹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动物,然后取样并制备血清。 试 验 分 组 缺 锌 组: 3.15 mg/kg(60只) 正常锌组:35.94 mg/kg (120只) 高 锌 组:347.50 mg/kg (60只) 每笼5只 饲养6周 体内实验 4、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锌(Zn)含量:火焰原子吸收法 碱性磷酸酶(ALP):参照试剂盒说明 金属硫蛋白(MT):Cd-hem 法(Eaton和Toal,1982 )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丙二醛(MDA): 参照试剂盒说明 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力:参照试剂盒说明 总蛋白含量:参照试剂盒说明 5、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P0.05为差异显著。 (2)试剂 6、锌对SD大鼠垂体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1)动物组织 SD大鼠脑垂体(来源于试验一) Trizol (Invitrogen)、Cy5、Cy3 (Amersham)、QIAGEN Oligotex? Kit、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等 (3)分析软件(用于分析基因芯片) Scan Alyze;Imagene 5.0;Cluster Vers 2.20;Gene Spring 总RNA抽提 (TRIzol 法) 试验流程 芯片杂交 mRNA分离 RNA质控 cDNA探针制备 数据处理与分析 注:鉴于与摄食相关神经肽基因表达的敏感性,本试验在分析这类功能基因表达时,ratio值范围采用0.80~1.25 。 基因表达情况筛选标准 Ratio值(Cy3/Cy5) 0.5~2.0 :表达无显著差异 2.0 :表达上调 0.5 :表达下调 实验组 对照组 (4)主要研究方法 * * 食品毒理学与食品安全评价 2011年8月 课程架构 第一章 绪论(概述、研究方法、重要性)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三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四章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第五章 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相关 法规标准介绍 第六章 食品安全评价在审核中的应用 一、毒理学概述 二、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一、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定义: 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和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的科学。 分类 1.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2.机制性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3.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4.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 5.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 6.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7.职业毒理学(Occupational Toxicology) 1.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 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首要目的 毒性的定量 最终目的 确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包括人体)的损害及机理。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而不是有益作用(如营养、治疗作用等)。 毒理学是与负面效应作斗争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有力工具。 据河南省卫生厅发布消息,从2007年5月发现首例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2011年6月,北京昌平区龙泽苑西区再现蜱虫。 蜱 虫 分泌的神经毒素 3.毒理学的作用(1)毒理学和人类健康风险与国际贸易 兽药残留 三聚氰胺类 镉 莱克多巴胺 细菌污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血清型) 疯牛病 引起肠粘膜水肿、出血、液体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