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科炎症I
传统意义的宫颈炎 宫颈糜烂 宫颈纳囊 宫颈肥大 宫颈息肉 而现在临床意义更大的为急性宫颈炎症或粘液脓性 宫颈炎症 宫颈炎症诊治观念的变化: “宫颈糜烂”治疗 无症状、 未合并感染者 不需治疗 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 有症状、 合并感染 细胞学检查 宫颈炎相关病原检测 根据结果,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宫颈炎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过诊过治 漏诊漏治 宫颈锥形切除术 环行电切术(LEEP) 小 结 宫颈炎病原体 性传播 内源性 宫颈炎诊断 临床体征+分泌物白细胞+病原菌 宫颈炎治疗 经验性治疗 病原体治疗 性伴侣的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包括 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炎 盆腔腹膜炎 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功能 (1) 大阴唇合拢,遮盖阴道口 (2) 盆底肌的作用,阴道口闭合,前后壁 紧贴 (3) 阴道自净作用 (4) 宫颈阴道部覆以复层鳞状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 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功能 (5)宫颈内口紧闭,颈管粘膜表面积大 (6)宫颈管粘液栓含溶菌酶及抗体 (7)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 (8)输卵管蠕动及上皮细胞纤毛摆动 PID病原体:外源性和内源性病原体 需氧菌: 大肠埃希菌等 STI 相关致病原体: 淋菌, 沙眼衣原体 厌氧菌 人型支 原体 PID致病菌 淋病奈氏菌(40%-50% 美国) 沙眼衣原体(10%-40% 美国) 中国PID致病菌临床研究实验 病因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 切除双卵巢、卵巢早衰、盆腔放疗后、长期闭经、长期哺乳等 临床表现 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 阴道分泌物稀薄,淡黄色,严重者呈血样脓性白带。 体征: 妇检: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萎缩,皱襞消失,上皮平滑、菲薄。阴道粘膜充血,常伴有小出血点,严重者可出现浅表小溃疡。 诊断 病史 显微镜下见大量基底层细胞及白细胞而无滴虫 及假丝酵母菌 对有血性白带者,应与子宫恶性肿瘤鉴别,需 常规作宫颈刮片,必要时行分段诊刮术 对阴道壁肉芽组织及溃疡需与阴道癌相鉴别, 可行局部活组织检查 处理原则 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生长。 增加阴道酸度:1%乳酸液或0.1%一0.5%醋酸液外用。 局部用药: 甲硝唑200mg或氧氟沙星100mg,阴道用,qd X 7-10d。严重者雌激素局部用。己烯雌酚0.125~0.25mg,每晚放入阴道1次,7天为一疗程。 全身用药: HT, 口服 总结 共同特点: 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 诊断——临床表现,找到病原体 治疗——去除诱因、局部或/和全身用药 清除病原体;预防复发 不同之处: 病原体 感染方式 分泌物特点 症状的轻重 女性生殖系统自然防御机制及病原体感染途径 滴虫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 酵母菌病 萎缩性阴道炎 掌握 熟悉 小 结 宫颈炎症(cervicitis) 发病情况 妇科门诊总数40-50% 70年代患病率45%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宫颈的防御功能 宫颈阴道部表面覆以复层鳞状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 宫颈内口紧闭 宫颈管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粘液栓,内含溶菌酶、抗白细胞蛋白酶 粘液栓下1/3能查到细菌,上2/3查不到 致病因素 宫颈易受性生活、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 颈管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 颈管粘膜皱褶多,病原体难以完全清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