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护——贫血(精品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护——贫血(精品课程)

;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缺铁性贫血;人体内铁的分布:总量3~4.5克 功能铁 HB铁 67% 其他铁 15% 贮存铁 20% 功能 合成HB 合成肌红蛋白 构成人体内必需的酶:如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等。 储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骨髓和网状内皮系统。;排泄: ①正常情况下,每天的排泄量极少,与吸收量保持平衡。 ②主要由细胞代谢、胆汁而经粪便排出,尿液、汗液、皮肤细胞代谢排出少量铁。育龄妇女主要通过月经、妊娠、哺乳而丢失。;铁的转运;缺铁性贫血;哪些群体对铁的需要量多?;哪些群体对铁的吸收不良?;;病 因;缺铁性贫血;皮肤粘膜苍白;反甲;异食癖;缺铁性贫血;血象;;;缺铁性贫血;;铁代谢;;缺铁性贫血; 【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措施;铁剂治疗;★ 应用口服铁剂的护理; 1.遵医嘱掌握注射剂量,以免剂量过大致铁中毒。 2.注意不良反应,预防发生 局部反应:局部肿痛、硬结形成、皮肤发黑。 注射部位和方法: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抽药后换针头,Z型注射或留空气注射。深部肌肉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硬结形成,速度要慢,必要时行局部热敷。注射时避免药液外溢,以免皮肤染色。 过敏反应:面色潮红、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首次用药,用0.5ml的剂量进行深部肌肉注射,备用肾上腺素,作好急救准备。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按医嘱给常规剂量,多饮水。 ;准确用药,判断铁剂疗效;【健康教育】;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贮存铁缺乏,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特点。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临床表现有贫血的共有表现、本病特征性表现、精神行为表现等。骨髓染色阴性,铁代谢生化检查异常。病因治疗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补充铁剂主要通过饮食、口服铁剂、注射铁剂进行。护理特色是饮食护理、用药护理。;(aplastic anemia) ;; 一、疾病概要 1、概念 【再障】又名“全血细胞减少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2、老年人发病较高,男、女无明显差异 3、临床特征: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 全血细胞减少,无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病因:遗传性(先天性) 获得性(后天性) 诱因是否明确 原发性 继发性 病情、血象、骨髓象、预后 重型(SAA) 非重型(NSAA) 起病:急性(AAA) —— 重型再障Ⅰ型(SAA-Ⅰ) 慢性(CAA)——非重型(NSAA) 进展为急性——重型再障Ⅱ型(SAA-Ⅱ);病因和发病机制;? 药 物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齿龈出血;; 起病缓,病程长,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 感染、出血较轻,可存活多年。 少数可演变为急性再障,预后极差。 ;;实验室检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象;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要点;对症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 年龄小于40岁 未输血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有配型相合的供髓者。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粒细胞减少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4.自我形象紊乱 【合作性问题】 PC:出血、颅内出血 ;【护理措施】; ★ 慢性:雄激素 (1)有效,但效果慢,注意疗效监测 向病人说明雄激素治疗显效较慢,治疗1个月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半年无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上升才视为无效,需坚持完成疗程。 (2)长期用药可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体重增加、女性闭经及男性化不良反应,但会消失。 (3)丙酸睾丸酮为油剂,不易吸收,注射处易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无菌性坏死,须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并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必要时局部热敷、理疗等。 (4)监测肝功能。 ; (1)ATG\ALG 做过敏试验;联合用糖皮质激素防治;速度不宜过快 每日剂量应维持点滴12-16小时;密切观察反应;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出血、感染。 (2)环孢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