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8期植物保护学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辛海萍张金桐 (山西农业大学化学生态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从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 向,以推动微红桃斑螟的研究. 关键词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和测报技术;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763.4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8—0171—02 ResearchAdvancesonDioryctriarubellaHampson XD¨ai—pingZHANGJin-tong (InstituteofChemicalEcology,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 AbstractTheadvancesofDioryctriarubellaHampsonwassummarized,whichconcludedthebiologicaland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 monitoringandforecastingtechniquesandcontroltechniques,andthedirectionoffutureresearchwassuggested,inordertopromotetheresearchof DioryctriarubellaHampson. KeywordsDioryctriarubellaHampson;biologicaland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monitoringandforecastingtechniques;controltechniques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rubellaHampson)属鳞翅目(Le— 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斑螟亚科(Phycitinae)梢斑螟 属(Dioryctria)f1,1985年王平远等[21将微红梢斑螟订正为D. rube//a.微红梢斑螟又名松树钻心虫,松梢螟等,为重要的松 梢害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 20多个省(区)Ⅲ.近几年来,该虫危害严重,在安徽,河南,沈 阳等地区大面积发生.该文简要概括了最近几十年来我国 微红梢斑螟的一些基础研究成果. 1生物生态学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微红梢斑螟发生代数因分布地区的不同而异,国内各 地区学者对不同地区危害马尾松,油松,华山松等树种的微 红梢斑螟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进行了研究报道13-7].微红梢 斑螟在北京,湖南1年发生2代,安徽合肥,浙江和江苏 南京地区1年发生2—3代[4-s,7,9-to1,在福建明溪1年发生3-4 代i61,在广东1年发生4~51.国内学者对1年2代的微红 梢斑螟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年生活史,空间分布型等 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D一. 1年发生2代的微红梢斑螟,以4~5龄幼虫在被害枝梢 内越冬,第2年3月底或4月初开始在原被害梢内蛀食,同 时一部分越冬幼虫开始转移到新梢,钻蛀新的蛀道.5月上旬 老熟幼虫开始化蛹,5月下旬开始羽化,越冬代成虫出现【卿. 微红梢斑螟成虫白天静伏,交尾产卵均在夜间进行,卵散产 于被害枯黄针叶的凹槽处,每梢有卵1~2粒,少量卵产于被 害球果鳞济处或树皮伤口处.每雌可产卵16~60粒,成虫平 均寿命2~5d.第1代幼虫于6月初开始出现,初孵幼虫迅 速爬行到被害枯梢的旧蛀道内隐藏,取食旧蛀道内的碎屑, 粪便等,6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7月中下旬化蛹, 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又开始蛀梢危害,到l1月进入越冬 状态.由此可看到,微红梢斑螟的生活史极不整齐I31. 作者简介辛海萍(1986-),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化学生态学.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1-03—18 1.2天敌 现已知微红梢斑螟寄生性天敌有姬蜂科8种,茧蜂科2 种,小蜂科1种,赤眼蜂科1种以及病原菌白僵菌和苏云金 杆菌,分别寄生于幼虫,蛹及卵内21. 幼虫期天敌有长距茧蜂(Macrocentrusspp),绒茧蜂(Apa— ntelesspp),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苏云金杆菌(Baci— llusthuringensi~).蛹期天敌有褐棱柄姬蜂(Sinophorussciea- rpuThomson),环弯尾姬蜂(Diadegmaarmillat1AmGraven— horst),带沟姬蜂(GeliscinctuLinnaeus),松毛虫埃姬蜂(/top— lectisalternm~epinotiaeUchida),舞毒蛾黑瘤姬蜂(Pimpla d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