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

1.基本治疗 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足三里 咳嗽 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 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肝火灼肺者,加行间 肺肾阴虚者,加膏肓、太溪 咯血者,加孔最。 主穴用毫针平补平泻法,或加用灸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咳嗽 操作 其他治疗 2.穴位注射法 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次以1~2穴,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选穴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1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 用白附子16%,洋金花48%,川椒33%,樟脑3%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4日更换1次,最好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咳嗽 冬病夏治法 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阴盛阳衰,寒邪所致,和肺脾气虚,抗病力低下,在冬季发病者,更为适用。《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冬季寒气“太过”而易复发。夏至以后,阳气渐退,阴气始生,此时治疗,取“随而济之”、“治病求本”、“缓则治本”和“长夏胜冬”之意。 三伏天穴位敷贴 三伏天: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膏肓穴。中医理论认为肺俞的作用是宣肺理气,心俞的作用是调理气血,膈俞的作用是健脾化痰,膏肓主治诸虚赢瘦。 药物:白介子、甘遂、细辛、麝香等    操作:药粉粉碎用姜汁或密糖调成糊壮。药膏敷贴后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的一种治疗反应,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或者起泡,可及时揭下来,然后用消毒的针或者注射器抽出来涂一些紫药水。这种情况大约只有1%-5%左右。临床显示反映强烈的病人疗效更好。   注意事项:   1、每次贴敷3-10小时,每次间隔10天左右, 3次为一个疗程,连续3年。   2、敷完药后最好等到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   3、敷药期间禁食一些海味、冷饮、辛辣食物、肥肉等。   4、穴位贴药应从夏季头伏第一天开始,至末伏结束,连续三年疗效稳定。    哮喘 定义: 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 性疾患。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 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 第二节 内科病证 哮喘 哮喘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 病因病机 ---痰饮内伏 ---引动肺经蕴伏之痰饮 哮喘 ---痰饮阻塞气道, 肺气升降失常 痰鸣哮喘 哮喘 实证 主症:病程短,或当哮喘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 呼 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辨证 风寒外袭:兼见咳嗽喘息,咯痰稀薄,形寒无汗, 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白薄 痰热阻肺:咳喘,痰粘,咯痰不爽,胸中烦 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 渴,纳呆,便秘,脉滑数,苔黄腻 哮喘 虚证 主症: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当哮喘间歇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肺气不足: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稀薄,动则汗出, 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而无力 久病肺虚及肾: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中府 天突 膻中 肺俞 定喘 孔最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 治疗 哮喘 ---宣通肺气,止哮平喘 ---宣肺祛痰 ---降逆平喘 痰热者,加丰隆; 风热者,加大椎、曲池; 喘甚者,加大突。 ---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平喘之效穴 ---降逆平喘 ●毫针泻法。 ●风寒者可合用灸法, ●定喘穴刺络拔罐。 哮喘 操作 其他治疗 3.穴位割治法 选膻中穴。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膏盲、膻中、定喘。用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共为细末,用生姜汁调药粉成糊状,制成药饼如蚕豆大,上放少许丁桂散,敷于穴位,用胶布固定。贴30~60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