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8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8章PPT

MOS光敏元电极分成三组,在其上面分别施加三个相位不同的控制电压Φ1、Φ2、Φ3。 当t=t0时,Φ1相处于高电平,Φ2、Φ3相处于低电平,在电极P1下面出现势阱,存储了电荷。 在t=t1时,Φ2相也处于高电平, 电极P2下面出现势阱。 由于相邻电极之间的间隙很小,电极P1、P2下面的势阱互相耦合,使电极P1下的电荷向电极P2下面势阱转移。 随着Φ1电压下降,电极P1下的势阱相应变浅。 在t=t2时,Φ2处于高电平,信号电荷全部转移到电极P2下面的势阱内。 在t=t3时, Φ3相处于高电平,Φ1、Φ2相处于低电平,信号电荷全部转移到电极P3下面的势阱内。 随着控制脉冲的变化,信号电荷便从CCD的一端转移到终端, 实现了电荷的耦合与转移。 转移控制栅控制光电荷向移位寄存器转移,一般使信号转移时间远小于光积分时间。在光积分周期里,各个光敏元中所积累的光电荷与该光敏元上所接收的光照强度和光积分时间成正比, 光电荷存储于光敏单元的势阱中。当转移控制栅开启时,各光敏单元收集的信号电荷并行地转移到CCD移位寄存器的相应单元。 当转移控制栅关闭时,MOS光敏元阵列又开始下一行的光电荷积累。同时,在移位寄存器上施加时钟脉冲,将已转移到CCD移位寄存器内的上一行的信号电荷由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出,如此重复上述过程。 在光学中,数值孔径是表示光学透镜性能的参数之一。用放大镜把太阳光汇聚起来,能点燃纸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若平行光线照射在透镜上,并经过透镜聚焦于焦点处时,假设从焦点到透镜边缘的仰角为θ,则取其正弦值,称之为该透镜的数值孔径。 简单地说,在光纤的受光角内,以某一角度射入光纤端面,并能在光纤的纤芯-包层交界面上产生全反射的传播光线,就可称之为光的一个传输模式。当光纤的芯直径较大时,则在光纤的受光角内,可允许光波以多个特定的角度射入光纤端面,并在光纤中传播,此时,就称光纤中有多个模式。这种能传输多个模式的光纤就称为多模光纤。以不同入射角入射在光纤端面上的光线在光纤中形成不同的传播模式。沿光纤轴传播的叫作基模,相继还有一次模、二次模等。其中,模次较低的模为低次模,如二次模;模次较高的模为高次模。 几点说明: ① 并不是任何形式的光波都能在光纤中传输。每种光纤都只允许某些特定的光波通过,而其他形式的光波在光纤中无法存在。每一种允许在光纤中传输的特定形式的光波称为光纤的一个模式。   ② 在同一光纤中传输的不同模式的光,其传播方向、传输速度和传输路径不同,其受到光纤的衰减也不同,观察与光纤垂直的横截面,就会看到,不同模式的光波在横截面上的光的强度分布图形也不同,有的是一个亮斑,有的分裂为几个亮点。   ③ 进入光纤的光在芯包交界面上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就在光纤内产生全反射;而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就有一部分进入包层,被很快衰减掉。前者的传输损耗小,能作远距离传输,称为传导模。   ④ 能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光线也只是具有特定角度的部分才能在光纤中传输,因此,不同模式的光的传输方向不是连续改变的。当通过一段光纤时,以不同角度在光纤中传输的光所走的路径也不同。沿光纤轴前进的光走的路径最短,而与轴线交角大的光所走的路径则较长。 这种半导体光吸收型光纤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随半导体材料和光源而变,一般在-100~300℃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响应时间约为2 s。它的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时间响应快、工作稳定、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提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说,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