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2012.06.06)PPT.ppt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2012.06.06)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2012.06.06)PPT

肠道传染病容易病从口入 胃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气温较高,适合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一些媒介生物如苍蝇等大量孳生,可将病原微生物携带到食品上,引起疾病传播;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为补充水分,需大量饮水,饮水过多会冲淡胃液,使得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致病菌容易进入人体并迅速繁殖;夏季人们爱生吃瓜果,如不洗净而污染病菌,人吃了也容易得病。 种类 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腹泻病人和亚临床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和(或)受感染的动物(包括家畜、 家禽及一些野生动物) 2.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2012-06-07 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概 述 (一)(四)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及名称 (二)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分级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种类及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7种。 1、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5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管理。) 霍乱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流行。因此,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中南美洲国家留学、工作、旅游,特别是去有霍乱疫情地区均可增加感染霍乱的危险。霍乱弧菌可借航空、海运等交通往来,通过病人、带菌者和染菌食物等造成跨国远程传播。     我国的霍乱一般以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其次北方部分沿海地区也多发。这主要与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居民有饮河水、沟水、塘水和生食、半生食水产品的习惯有关。 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1、传染过程: 病原体 侵入 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与斗争 结局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病原携带 显性感染 死亡 宿主 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3、潜伏期: 病原侵入 排出病原体 出现症状 时间过程 潜伏期 停止排出病原体(痊愈、死亡等) 传染期 4、传染期: 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5、病原携带者: 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此类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如痢疾、伤寒、乙肝等。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少数人甚至可终身携带。 (3)健康病原携带者:整个感染过程均无明显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灰炎等。 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概念 6、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发病时间和地点的明显联系,呈散在发生。 (2)暴发:一个局部地区或单位,在同一潜伏期内突然出现多个相同的病人。 (3)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如3—10倍)。有时可跨省、国、洲,当发病率超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如流感世界大流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分级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