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i分子筛上的苯乙烯催化氧化性能研讨.pdfVIP

BiSi分子筛上的苯乙烯催化氧化性能研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021 Bi-Si 分子筛上的苯乙烯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1) 陈晓晖 苏建峰 魏可镁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硝酸铋为铋源,在弱碱性的条件下用水 热法合成了Bi-Si 中孔分子筛,该分子筛在苯乙烯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中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本实验通 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双氧水浓度、催化剂用量,寻找了较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以25ml 甲醇 为溶剂,以4.5ml H2O2 (30 %)为氧化剂,苯乙烯用量1.5ml,催化剂用量为0.075g ,353K反应2小时,苯乙 烯转化率43.1 %,苯甲醛选择性73.5 %,苯甲醛产率达到31.7 %。 关键词 Bi-Si 苯乙烯 苯甲醛 分子筛 催化氧化 中图分类号 O643/TQ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STUDY ON THE OXIDATION OF STYRENE TO BENZALDHYDE ON Bi-Si ZEOLITE CHEN Xiaohui Su Jianfeng WEI Kemei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emical Fertilizer Catalyst at Fuzhou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350002) Abstract Bi-Si Zeolite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TEOS as silica source, Bi(NO ) as metal source,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as template. Bi-Si molecular sieve as 3 3 catalyst for styrene oxidation to benzaldehyde had high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s follows, catalyst:0.075g, styrene:1.5ml, carbinol:25ml,H O (30% ):4.5ml, T=353K, 2 2 t=2h, the conversion of styrene was 43.1%, the selectivity of benzaldehyde was 73.5%, the yield of benzaldehyde reached 37.1%. Key words Bi-Si, Styrene, Benzaldehyde, Zeolites, Oxidation CLC number O643/TQ426 Document code A 引 言 [1,2] 1992年美国mobil公司首次报道了以MCM -41为代表的M41S材料 ,它的出现是分子 筛发展的一个新飞跃,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性能引起了分子筛及催化学界的广泛关注,MCM -41 中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无机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与研究 价值。苯甲醛俗称苦杏仁油,是工业上最重要的芳香醛。现在工业上采用甲苯侧链氯化成二 氯亚苄,再经酸性或碱性水解的方法得到苯甲醛。此工艺消耗氯气、原子利用率低、腐蚀严 联系然那及第一作者:陈晓晖,男,31 岁,副教授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2J009);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B02061)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Xiaohui, associ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