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Ⅲ苏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docVIP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师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与迁与《史记》。 ②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 ③学习前两段,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大胆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闻”的多义现象 学习难点:掌握特殊句式 一、情境导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当面临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么,在弱肉强食、英雄乱世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请同学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记帝王)12篇,世家(记诸侯)30篇,列传(记一般人臣)70篇,年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10篇,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8篇,共52万字。鲁迅对此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4、和氏璧的来历: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前三段,小组讨论解决以下知识: (一)重点词解释: 赵之良将也( 杰出的 ) 大破之 ( 表示程度“彻底” ) 拜为上卿(授官 ) 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 ) ( 闻名) (二)指出句式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 2以勇气闻于诸侯。( 状语后置 ) (三)学生练习翻译前两段,理解内容。 1— 2节:廉蔺简介(身份、地位、功绩) 七、知识迁移: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一词多义现象: 闻: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 ( 闻名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知道,懂得 ) 忽闻水上琵琶声 《琵琶行》 ( 听到 ) 博闻强识 《史记·屈原列传》 ( 见闻,知识 ) 令闻令望 《诗经·大雅·卷阿》( 声誉,名声 ) 四、学生质疑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