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秦汉时期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 秦汉时期思想

第四讲 秦汉时期思想 一、一般世界的知识构成与民间信仰 知识构成 民间信仰 1、知识构成 在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既有《老子》、《黄帝书》、《五行》、《易经》、《易传》这一类上层思想世界的内容,也有《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相马经》、《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等属于民间信仰和使用技术之类的东西。如果再把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的《孙膑兵法》、《孙武兵法》,张家山汉墓发现的《脉书》、《算术书》等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 《汉书?艺文志》将知识归为六艺、诸子、诗赋、兵家、数术、方技六大类,真正显示了秦汉思想世界的实际状态。 2、民间信仰 对幽冥世界和不死世界的幻想。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对幽冥世界和不死世界的幻想 通过一些典籍记载和帛画、壁画,我们可以知道,秦汉人早就有了死后的幽冥世界和神仙不死世界的想法,特别凸显的是对神仙世界的幻想。 在山东安丘董家庄画像石墓 沂南、南阳的画像石墓 山东邹城高李村发现的东汉画像石墓 山西夏县王村发现的东汉壁画墓 (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类观念,在汉人的铜镜铭文中反映得最多。 千秋万岁 与天相寿,与地相长 延年益寿辟不羊(祥) 常富贵,乐未央 家当大富乐未央,子孙具备居中央 七子八孙居中央,夫妻相保如威央兮 李氏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自有纪,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夫妻相爱如威田鸟,长宜子。 二、秦汉前期知识与思想的整合 1、思想整合的趋势日见显明。 2、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学派的形成,标志着先秦思想整合兼容趋势的全面确立。 3、为什么会出现各种思想相互融通的情况? 1、思想整合的趋势日见显明 诸子在自己的学说体系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借鉴和汲取其它学派的思想观念来丰富和充实自身。 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体也。譬若丝竹金石之会乐同也。其曲家异而不失于体。 (《淮南子·齐谷训》) 具体地说,这种学术思想的融合,在儒家,表现为开始汲取法家学说;在道家,出现了立足于老子思想的主体性,同时兼容诸子百家之长的黄老学派;在法家,出现了引入君主南面之术等道家要义,并充分吸取了儒家的“纲常名理”原则和墨家的“尚同”思想。 2、杂家学派的形成:《吕氏春秋》 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学派的形成,标志着先秦思想整合兼容趋势的全面确立。 《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每纪是5篇,共60篇)、八览(现存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吕氏春秋·用众》)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吕氏春秋·用众》)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它依照天道循环变化,以四季十二月为纲,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 《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 《夏纪》讨论后天的教育、学习以及道德伦理。 《秋纪》主要讨论与秋季肃杀的气候相应的军事与刑法问题。 《冬纪》按照冬季寒冷、黑暗的联想,讨论“死”等话题。 3、为何出现思想相互融通的情况? 这是符合思想史发展的逻辑的。 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是一种纷乱的状态,在没有大一统的氛围中,思想也必然是活跃的。在大一统的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治”,为了配合统治的需要,思想必须重新整合,必须形成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解释的体系,于是便有了“道术相通”。 今人的评价 原来,“百家争鸣”的结束,不仅仅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不仅仅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也是由于折衷与融通已经兼容了各家,使各家界限日益淡化的结果。思想的统一往往是以特色的泯灭为代价的,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而无可奈何的事情常常就是历史。 ——葛兆光 三、西汉初期思想领域中的黄老之学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