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d电子合金理论的新型节镍双相不锈钢设计及性能研究
第39卷 增刊l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01.39,Suppl.1
2010年 6月 RAREMETAL~协TERIAI,SANDENGINEERING June2010
基于d电子合金理论的新型节镍双相
不锈钢设计及性能研究
陈 宏1,丁铁锁1,王涛1,肖学山1,赵钧良2,江来珠2
(1.上海大学,上海200072)
(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940)
Cu单独添加对该系列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可以显著扩大奥氏体相区,Mo和
Cu能够适当提高材料的腐蚀性能,W和Mo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室温拉伸性能,该系列新型双相不锈钢的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360、880MPa和35%以上。实验合金中没有发现sigma相的析出,与理论设计结果基本一
致。
关键词:d电子合金设计方法;sigma相;节镍:双相不锈钢
中图法分类号:TGl4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5X(2010)S1-386-05
双相不锈钢结合了铁素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和 1.1合金的理论设计
高强度及奥氏体不锈钢优良韧性和易焊接的优点,具 d电子合金设计方法又称为新相分析算法(NEW
有独特的力学和腐蚀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 PHACOMP,phase Cluster
造纸、化肥、海洋工程及含氯离子的环境中[1,21。镍是分子轨道计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合金设计方法,该方
双相不锈钢中重要的元素,而镍的价格昂贵及其在世 法已成功预测了多种铁基和镍基高温合金中是否倾向
界范围内资源匮乏。因此,如何降低双相不锈钢的成 析出sigma相【71。该理论中舰参数值是与元素的电负
本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报道 性和金属键半径有关,不同合金元素的舰值见表1。
用氮和锰来代替镍在双相不锈钢中的作用。典型的节 本研究将应用此理论设计无sigma析出的双相不锈
镍双相不锈钢有瑞典AvestaPolaritABt31开发的 钢。根据d电子,合金的平均舰值定义为
LDX2101双相不锈钢,成分为21.5Cr-5Mn.1.5Ni. (1)
一Md=∑置(M出)
0.22N,相的平衡与组织稳定性都较好。R.Merello等[41式中,五和M,u分别为合金元素i的摩尔分数及舰值。
研究了化学成分对低镍高锰氮双相不锈钢抗点蚀性能 表2是实验合金的实际化学成分和平均Ma值,从中可
的影响,并提出了化学成分和点蚀电位关系的指数方 以看出,实验合金的平均舰值接近于铁基合金sigma
程式。最近,JunLi等【5】开发了Cr25系列资源节约型相析出的临界值(O.900)。然而,本实验合金的氮含
高锰氮双相不锈钢,其中25Cr-2Ni.3Mo.10Mn.0.5N成
分合金的力学和耐腐蚀性能均高于SAF2507。双相不称,高的氮含量可以使∥(矿力相界发生偏移,使or相
锈钢极易析出急剧降低塑性和韧性的sigma相【6】,导
致双相不锈钢热加工困难,易开裂及抗腐蚀性能下降。 效地阻止sigma相的析出。故所设计的合金从理论上
因此,本研究采用d电子合金理论设计了无sigma相有可能不会析出sigma相。
析出的资源节约型Crl9系列双相不锈钢,同时研究合
金元素W、Mo、Cu单独添加对该钢种显微组织,力
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1 合金的理论设计及实验方法
收稿日期:2010-12.2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065211026):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项目(09yz20)
万方数据
增刊1 陈宏等:基于d电子合金理论的新型节镍双相不锈钢设计及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城记旧金山四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对北京治污的启示(上) A 40 year tale of two polluted cities (Part 1).pdf
- 双向梯度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研究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t Crack Tips in Two-directional Graded Composites.pdf
- 双星TDOAFDOA定位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分析 Target Location Accuracy Analysis of Dual-satellites Location System Using TDOA and FDOA.pdf
- 双晶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发电能力的仿真 @@.pdf
- 双极液膜法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Dual electrode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ye waste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pdf
- 双方程κ-ω SST湍流模型的显式耦合求解及其在叶轮机械中的应用 Explicit Coupled Solution of Two-equation k-ω SST Turbule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urbomachinery Flow Simulation.pdf
- 双火源条件下的XPS火蔓延速率研究 Flame spread rate over two parallel extruded polystyrene (XPS) foam slabs.pdf
- 双曲面自动铺带机床的构型改进 Configuration Improvement of ATL Mechanism Applied to Hyperbolical Surface.pdf
-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圆柱绕流控制实验研究 Flow control on a circular cylinder using multi-bipolar plasma actuator.pdf
- 双边二次电子倍增效应分析.pdf
- 基于EE MD气液两相流差压信号时频分析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n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 of two-phase flow based on EEMD.pdf
- 基于EFQM的建筑企业安全投入绩效评估S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EM Model of Construction Company Safety Input Based on EFQM.pdf
- 基于ERT的垃圾厌氧填埋初期的水分运移过程研究 Process analysis of water migration in anaerobic landfill column based on ERT.pdf
- 基于EMCCD的AOTF成像光谱仪噪声分析与信噪比研究.pdf
- 基于ELCOM-CAEDYM模型的太湖蓝藻水华早期预测探讨 The discussion of the early forecasting of cyanobacteria bloom in the Lake Taihu based on ELCOM-CAEDYM model.pdf
- 基于FCD的桥下积水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点段识别方法研究 FCD-ba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Flooding under Bridge.pdf
- 基于FDS模拟的动车车厢火灾烟气迁移特性研究 Study on smok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MU compartment fire based on FDS simulation.pdf
- 基于Fisher判别法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分类预测 Classification Prediction of Karst Collapse Tendency Level Based on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ethod.pdf
- 基于FMEA与RBF神经网络的LPG汽车罐车储罐系统故障诊断 Fault Diagnosis of LPG Tank Car Based on FMEA and RBF Neural Network.pdf
- 基于FLAC3D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建模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modeling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hield tunnel based on FLAC3D.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