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docVIP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魏伟戴建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可致眩晕、头痛、颈部不适、倦怠乏力,其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中医治疗尤其在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为此,就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28-02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动力性因素或各种机械性因素使颈椎动脉遭受压迫和刺激,使血管变得狭窄、折曲并造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颈椎性疾病[1]。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20%,以40~60岁人群多见[2]。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病史等[3]。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不良习惯的影响,发病日趋年轻化,发病率逐渐升高[4],治疗倍受关注。西医治疗本病以纠正颈椎错位,特别是寰枢关节半脱位为主,以消除椎动脉所受到的刺激或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与西医治疗相比,更具一定优势,如安全、症状缓解迅速、简便等,临床疗效满意度高[5]。特别在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此,就以上内容进行论述。   1病因病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阻络、气滞血瘀所致[6]。据《素问middot;痹证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另“痛者,寒气多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三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寒邪侵袭是本病的一个致病因素[7]。   本病可因筋骨松懈,积劳损伤,外感风寒湿邪,颈部脉络不畅,气血不足,脑失濡养所致[6]。中医学理论针对颈椎病提出“无虚不作眩”观点,人体颈部出现劳伤,肝肾发生亏虚,气虚血瘀,筋脉失养是该病的主要病机[8]。痰湿是眩晕的重要病机,具有黏滞的特点,易阻滞气机,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作眩或头重如蒙、倦怠神疲。本病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长期低头手少阳经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时间静力性损伤使经筋附着处出现阻碍气血运行的横络粘连[9]。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肝肾阴虚、气血不畅、筋脉失常。风寒侵体,气血损伤,脑髓失养会加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   2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21针灸治疗:针灸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刺穴位可以起到祛风除湿以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消除患者颈部的软组织炎症,缓解患者颈部的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8]。针灸治疗分为单纯针灸治疗和针灸配合其他治疗。   211单纯针灸治疗:单纯针灸治疗即通过针刺某些穴位,以达舒筋活血、通调督脉、醒脑开窍等目的,简单方便,疗效肯定,很少或者没有副作用。   陈国华认为,在针灸的过程中,对列缺穴、后溪穴进行刺激可以调理任督二脉,刺激风池和天柱这两个处于颈部的穴位对被称为“筋骨痹”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合适。徐泽君[10]为了比较火针与常规毫针刺法治疗该病的疗效,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时百会、大椎、C3-C7颈夹脊穴、风池、完骨、天柱为主穴,并根据辨证选取配穴,如头痛加神庭、率谷。治疗组54例,选取贺氏中粗火针在酒精灯(棉)上烧灼,待针尖长度5mm左右变红时,迅速刺入穴位后立即出针,用干棉签按压片刻。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42例,选取毫针刺入穴位,留针30min后起针,按压针孔。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经分析,火针疗效明显优于毫针。熊继发[11]运用腹针加神阙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总有效率为9250%。赵孟玲等[6]观察长圆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625%。   212针灸配合其他疗法:针灸配合其他疗法即在针刺穴位的同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推拿、牵引及中药熏蒸等。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弥补不足。如推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颈部症状[10]。   师振江[12]运用针刺结合推拿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处方:颈夹脊C3-7、风池、天柱、列缺、后溪、百会。 针刺方法:列缺向远端斜刺02寸,补法;后溪直刺1寸左右,补法;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刺12寸,平补平泻;天柱直刺05寸,平补平泻;C3-7颈夹脊向脊柱方向斜刺05寸,泻法;百会向后方斜刺1寸,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min,1次/d。牵引疗法以坐位颈椎牵引器牵引约20min,牵引重量2~5公斤,以患者耐受为度。推拿疗法患者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