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干预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的中医干预PPT

高血压的中医干预 天柱县中医院 针灸科:杨凤波 中医病因病机 高血压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两种。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失眠、烦躁、腰膝酥软,甚则抽搐、呕吐、语言不利、昏迷、偏瘫,二便失禁诸症。笔者认为,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其病因病机应从风、火、痰、瘀、虚5个方面加以分析。 中医病因病机 风:因思虑忧伤,精神紧张,急躁善怒,导致肝郁气滞,若化热且热极生风,风阳上扰头目,则有头痛、眩晕诸症。 火:因烦劳,五志过极,则化热生火,火盛则水衰,不能制火而涵木,形成肝火循经上冲头目,而出现高血压诸症。   痰:饮食高粱厚味,体肥而气弱则食滞不化,聚湿成痰,痰浊中阻,阻遏气机的正常升降,则眩晕内生。   虚:嗜欲无度,劳役伤肾,或生育太多,以致肾水亏虚,肾虚不能上滋肝木,肝阳无制而妄动,不能上承心火,则成心肾不交等诸症。   瘀:病程日久,或久治不愈即可导致瘀血的产生,而气虚、肝火、痰阻等皆可成为血瘀证的病因。 西医病因 遗传因素(30%):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 西医病因 肾因素(10%):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西医病因 神经内分泌因素(10%): 一般认为,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但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两类: 1、缩血管纤维,递质为神经肽及去甲肾上腺素。 2、扩血管纤维,递质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P物质。 诊断及分级 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眩晕,头痛头胀,头重脚轻,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方剂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伏神、夜交藤 辨证论治 2.痰湿中阻证: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纳少,呕恶痰涎,形体肥胖,苔白腻,脉弦滑。法湿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方剂组成: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辨证论治 3.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燥咽干,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头重脚轻,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滋补肝肾。一贯煎加减。 方剂组成: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辨证论治 4.阴阳两虚证:眩晕,耳鸣,体瘦,神疲,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心悸腰酸,舌淡少津,脉弱而数。滋阴补阳。二仙汤加减。 方剂组成: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 单方验方 (1)向日葵盘30g,夏枯草I0g,罗布麻15g,桑寄生15g,水煎服,l剂/日。 (2)青葙子10g,草决明15g,水煎服,1剂/日。 (3)钩藤18g,菊花12g,桑叶、白蒺黎、青箱子、青木香、夏枯草、地龙、决明子、川牛膝、桑寄生各9g,煎服,1剂/日。 敷贴疗法 吴茱萸、川芎各半,混合研为细未,密贮备用。用时取药粉10g纳入脐中,上以麝香止痛膏固定,3天换药1次。 敷贴疗法 蓖麻仁50g,吴茱萸20g,附子100g,混合研为细未,加生姜1509,共捣如泥,再加冰片10g,和匀,调成膏状,每晚贴涌泉穴,7日为1疗程。 敷贴疗法 用吴茱萸,菊花适量将其研磨成粉末然后加食醋将其调成糊状,再将糊状的中药制成膏药贴,在睡前将其贴于足心处的涌泉穴位,次日凌晨取下,每个星期治疗3次,治疗两个星期,血压可明显降下来。 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法。如擦腰背是用两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揉按脚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后用药粉(牛膝30g、吴茱萸5g,其为细末,分10次外用),醋调后以胶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脚敷药具有补肝肾、平肝阳、引火归原的作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有效。 高血压的防治保健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的摄入量逐渐降至5克左右(约相当于食盐13克),适当增加钾、钙、镁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2)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防止超重和肥胖。肥胖者应减肥。   (3)戒烟酒。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紧张工作。 高血压的防治保健 (5)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于长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