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床不典型心肌梗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临床不典型心肌梗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临床不典型心肌梗死 段振芳(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云南洱源 671200) 【摘要】 目的 不典型心肌梗死由于表现隐匿且不典型,容易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忽视,造成诊治延误,导致严重后果,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就不典型心肌梗死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一浅析。 【关键词】心肌梗死 胸痛 不典型 发病机制 持续性胸骨后疼痛或心前区压榨性窒息样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症状,使患者能够获得及时诊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有如此典型易辩别的症状,相当一部分人心肌梗死患者从起病、甚至整个病程中都无胸痛发生,而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PMI),又称不典型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肌梗死、未识别心肌梗死属同一概念,均无典型胸痛,因其症状不典型,易被临床医生忽视造成误诊或漏诊。 1 发病率 我科近5年来收治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其中不典型心肌梗死37例,年龄大于60岁占86%。有研究资料表明,PMI占所有心肌梗死的3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5%和33%,且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增加。而在心血管卫生研究(CHS)中,Sheifer等报道65岁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有22.3%无胸痛表现,并且认为发生率不同可能与研究方法、人口统计学、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同有关。然而研究数据可能仍低估了PMI的实际发生率;其次,由于未意识到的心肌梗死导致心脏猝死,没有尸检的证实而无法发现;此外,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特征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恢复正常,如果在梗死后短期内未做心电图检查,这部分患者将被漏诊。 2 危险因素 在临床观察中不典型心肌梗死多见于年龄较大、肥胖、饮酒、绝经后女性、糖尿病、高血压、旦白尿、心衰史、慢支炎、脑动脉硬化等。 Canto等通过对434877例入选NRMI-2的心梗患者的分析认为,既往有心衰、卒中、年龄大于75岁、糖尿病、非白种人及女性是PMI的六大危险因素,在无上述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有17.5%临床表现无胸痛,有3个和6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分别有47.1 %和63.4%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Sheifer等研究分析认为,除年龄、女性、高血压、无心绞痛及充血性心衰史等相关因素外,无冠脉疾病家族史、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降低、VII因子升高及良好的自我评估健康状况等也与PMI有关。上述这些危险因素均不能独立鉴别有胸痛得心肌梗死和PMI,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PMI独立的预测因素是缺乏胸痛和缺乏充血性心衰。 3 临床表现 3.1心力衰竭 以心衰为主要表现在老年患者中多见,慢性心衰为首发症状者为20%,主要表现为突发胸闷、憋气、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罗音、肺部感染等,可以是原有心衰加重或新发生心衰。来自EMMACE研究小组的资料表明,PMI最多见的症状是气短,占31.8%,其次是虚脱。 3.2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纳差、呃逆、消化不良等,特别是下后壁梗死,疼痛发生在上腹部,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这类患者多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 3.3低血压或休克 以休克为首发症状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损害达40%以上)或乳头肌、心室壁、室间隔穿孔、破裂所致。患者感到虚弱、大汗、虚脱,或有一过性意识丧失,由于心排血量过低引起的脑缺血,极度严重者可发生猝死。程度稍轻者,出冷汗、头晕、收缩压低于80mmHg少尿或无尿。 3.4脑部症状 不典型心肌梗死并发神经系统表现时多伴发热、头痛、头晕、抽搐、昏迷。主要表现脑供血不足和脑血栓形成。 3.5精神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出现晕厥,恐惧,紧张,躁狂,精神病,心脏神经症,极度疲劳等精神症状。 3.6外周血管栓塞 外周血管栓塞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使医生考虑到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但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信号,所以患者突然出现下肢变冷、湿润;出现肢端无脉是心肌梗死的另一个线索。 3.7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多见,还可有房性心律失常及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在60岁以上患者多见。近一半的伴左束支阻滞的心肌梗死患者无胸痛症状。右束支阻滞伴心力衰竭者亦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3]。 3.8异位疼痛 异位疼痛可表现为上腹痛、牙痛等,罕见的部位有头部或大腿内侧。临床上异位疼痛较常见。 3.9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