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 2矿质营养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引自: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N;;K
吸收、植物体存在形式:K+
作用:
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
促进蛋白质、糖的合成及糖
的运输;
增加原生质的水合程度;
调节细胞的膨压和溶质势;
细胞电荷平衡;S;Ca;缺Ca:初期顶芽丛生、幼叶淡绿,后期叶尖成钩状、坏死;Mg;Fe;Mn;B;Zn;Cu ;Mo ;Cl;Ni;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二、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和机理※;二、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和机理※;二、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和机理※;膜片钳技术测定离子通道原理图引自: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膜片钳技术测定离子通道原理图;因膜内过量负电荷,K+顺电化势梯度、但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离子通道运输 ;K+离子通道模型引自: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离子通道蛋白特点(总结) :;(二)载体运输 — 被动吸收或主动吸收;;经载体转运的动力学分析
引自: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二)载体运输 — 被动吸收或主动吸收;(二)载体运输 — 被动吸收或主动吸收;单向运输载体模型 — 被动运输;逆电化学势梯度的同向或反向运输—次级主动运输(104-105个/s);由于H+-ATPase的作用,在细胞膜两侧建立起跨膜质子电化学势梯度(△μH+)(又称为质子动力势,pmf),这个能量驱动质子返回膜内时,通过同向转运体将S溶质逆着其浓度梯度转移到膜内——次级主动运输。;(三)主动吸收:利用代谢能逆(电)化学势梯度转运;(三)主动吸收;质子泵作用原理;(三)主动吸收;(三)主动吸收;植物细胞中的化学渗透过程概述在线粒体与叶绿体中,用H+梯度中的能量来合成ATP,通过水解ATP与PPi的泵来建立跨膜的质子梯度引自: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Ca2+-ATPase(钙泵):存在于质膜、液泡膜、内质网膜、叶绿体膜上
质膜上钙泵催化ATP水解,将Ca2+泵出细胞质,同时将2-3个H+运入细胞质,维持电中性。该酶受钙调蛋白激活;
液泡膜上钙泵催化ATP水解,将Ca2+泵入液泡;
内质网膜上钙泵催化ATP水解,将Ca2+泵入内质网钙库中。;3、H+-PPase(H+-焦磷酸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液泡膜上
依赖于水解PPi(Mg2-PPi)提供能量转运质子进入液泡;
未成熟组织中活性高;
可能受Ca2+抑制;
受底物类似物氨基亚甲基-二磷酸竞争性抑制。;4、ABC转运体(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
一组能够水解ATP,转运氨基酸、糖类、脂质、脂多糖、黄酮、花青素及多肽等多种较大分子的代谢物的跨膜蛋白。其转运不依赖于初级电化学势梯度(非致电泵)。
最初发现于液泡膜上,现在质膜、线粒体及其他细胞器膜上也发现。;(三)主动吸收;溶质跨膜运转的几种转运系统(引自Taiz Zeiger,2010);(四)胞饮作用-----非选择性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直接交换(接触交换):;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返回;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三、外部条件对根部吸收矿物质的影响;三、外部条件对根部吸收矿物质的影响;四、叶面营养;四、叶面营养;第四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二、运输途径和速度;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第五节 氮素的同化;第五节 氮素的同化;第五节 氮素的同化;N2 + 8H+ + 8e- + 16H2O+16ATP→2NH3+ H2+16ADP+Pi;二、硝酸盐的代谢还原;二、硝酸盐的代谢还原;;二、硝酸盐的代谢还原;叶绿体亚硝酸还原的电子传递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