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馆陶县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议馆陶县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河北省馆陶县林业局 袁凤群
2009年5月份在馆陶县政府街发现首例美国白蛾以来,馆陶县政府、林业局高度重视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工作,迅速启动了5+2工作机制,对全县森林资源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天候的投入到美国白蛾综合防治工程中。
关键词: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识别方法、综合防治
一、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越冬代蛹羽化产卵,幼虫4月底开始危害,延续至6月下旬,幼虫老熟时从树上向下爬行至隐蔽场所化蛹,越夏蛹则多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部分在树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石块下或土壤表层内。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至7月下旬。第2代蛹7月中旬发生,8月份中旬为危害盛期。8月份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 代蛹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至11月中旬,10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琥冬蛹多在树皮缝、土石块下、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不强,产卵量500-800粒,最多可达近2000粒,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惯,并开始吐丝结网,营群居生活,开始吐丝缀1-3片,以后将越来越多的叶片包进网幕中,使之不断扩大,1~3龄幼虫群居取食寄主植物的叶肉组织,留下叶脉和上表皮,使被害叶呈网状枯黄,4龄开始分散取食,同时不断吐丝将被害叶缀成网幕,网幕随龄期的增大而扩展。5龄以后开始抛弃网幕分散取食,食量大增,被食后的叶片仅剩主脉和叶柄。幼虫耐饥性很强,5龄以上的幼虫耐饥力达8-12天,这一习性使美国白蛾很容易随货物或货物包装物运输,以及附在交通工具上作远距离传播。美国白蛾有趋臭味、腥味、异味特性,在普查、调查中,应特别注意臭水坑、牲口圈、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的厕所等周边的树木。美国白蛾食性杂,危害300多种植物,主要喜食树种有:糖槭、桑、榆、臭椿、花曲柳、山楂、杏、法国梧桐、泡桐、白蜡、核桃、樱花、枫杨、苹果、樱桃、杨等。一般喜食树种有:柳、桃、梨、刺槐、柿、紫荆、丁香、金银木、葡萄等。发生严重时,可将树叶吃光,转移危害农田作物,对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二、美国白蛾的识别方法
成虫 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0mm,翅展30.0-42.0mm,雄蛾体长9-13.5mm ,翅展25.0-36.5mm。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复眼黑褐色,无光泽,半球形,大而突出,雄蛾触角腹面褐色,双栉齿状,复眼稍大于雌蛾。雄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雌蛾前、后翅白色无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有黑色环纹。前足胫节胫端有1对短齿,一个长而弯,另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缺中距,仅有1对端距。
卵 近球形,直径0.5mm左右,初产的卵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后变成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卵产在叶背面,呈单层排列,卵块表面常覆盖有雌蛾的体毛和鳞片,呈白色。
幼虫 初孵幼虫一般为黄色或淡褐色。
老熟幼虫头部黑色,有光泽,体长22.0~37.0mm,细长,圆筒形,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各体节毛瘤发达,毛瘤上着生白色、灰白色、杂黑色或褐色长刚丛毛的毛丛,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橘黄色;气门白色,长椭圆形,边缘黑褐色;腹面黄褐色或浅灰色;胸足黑色,臀足发达,腹足外侧黑色,基部和端部黄褐色,腹足践钩单序,异形中带,中间践钩10-14根,等长,两侧各具10-12根。
蛹 体长9.0-12mm,宽3.3-4.5mm。初淡黄色,后变橙色、褐色、暗红褐色。臀棘8-17根,每根棘的端部膨大,末端凹入,长度几乎相等。蛹 外包裹着稀松的混以幼虫体毛的薄茧,呈灰白色,椭圆形。
三、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人工物理防治
1、人工剪除网幕: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销毁,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2、人工挖蛹:美国白蛾化蛹时,建筑树皮缝、土石块下、林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或土壤表层内、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越夏,在美国白蛾各代蛹 期,采取人工挖蛹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防效。3、灯光诱杀:在积极代成虫期,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挂灯间隔以100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6:00开灯。4、草把诱集: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 的特性,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1.5米高处,用谷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二)生物防治
施放周氏啮小蜂 周氏啮小蜂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