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HPV检测在宫颈癌中的诊断意义 王晓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HPV检测在宫颈癌中的诊断意义 王晓阳
王晓阳(中国医科大学 110001)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11-02
【关键词】HPV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11omavirus,HPV) 是一类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组织特异性的病毒,主要感染人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引起感染部位发生病变。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HPV是感染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宫颈癌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性病理过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宫颈HPV早发现、早预防是阻断癌变的关键。建立简便、特异、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缺乏针对HPV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应非常重视HPV感染。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目前研究热点。现就近年来对HPV病毒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其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1 HPV的基础研究
1.1 HPV的结构 HPV是属于乳多空病毒科A亚群内的一组DNA病毒,是对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特殊嗜性的一类小DNA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为一个感染单位,外形呈20面体对称型,外壳有72个衣壳体,直径约45-55nm,相对分子质量5times;106。
1.2 宫颈HPV感染分型 依据HPV的致癌危险性,感染生殖道和肛门的HPV分类为低危型和高危型。HPV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感染的宿主细胞:染色体的整合状态和游离状态。宫颈感染分为临床、亚临床和潜伏性感染:(1) 临床感染:指宫颈部有明显菜花状或鸡冠状湿疣皮损,可经肉眼判断,容易识别(2) 亚临床感染:指肉眼不能直接辨认的皮损,需借助醋酸白试验在阴道镜观察下才可识别(3) 潜伏性HPV 感染:指病毒感染宫颈,但临床无症状,缺乏形态学变化。醋酸白试验阴性,病理检查也无HPV 感染的组织特征,而仅依赖HPV DNA 检测才能发现的感染。
1.3 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 HPV在有性活动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宫颈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1) HPV主要通过性交传播,其感染情况直接与女性的性伴侣数,性伙伴的性伴侣数有关。(2)年龄:据统计,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17-33岁,每年新感染的病例高峰年龄为20-24岁。(3) 免疫抑制:初次感染HPV可自行消退,与病毒的侵袭力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相关。当免疫功能减退时或病毒侵袭力较强时,感染的上皮细胞独立进行非宿主细胞周期依赖性复制,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引起扩散感染和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国内报道,正常人群宫颈HPV感染检出率为11%-37%[1]。目前认为,在HPV感染及HPV相关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中,除性行为外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30岁以上妇女中进行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意义重大。.
1.4 宫颈HPV感染的转归 HPV感染后,潜伏期平均为3个月,活跃期为3-6个月,随后3-6个月为宿主抵抗力的形
成期,根据宿主免疫能力的强弱以及治疗情况,出现消退,持续或进展为CIN和宫颈癌。影响HPV感染转归的主要因素包括感染HPV的亚型,感染持续的时间及其他因素。低危型HPV主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危型主要导致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HPV的致癌作用与HPV DNA的整合有关。HPV感染宿主细胞后首先以游离状态感染细胞,潜伏于基底细胞层,其DNA作为独立的外源染色体游离于细胞核内,随后病毒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内,使宿主细胞发生突变。目前研究认为,整合后的DNA 发生致癌作用的主要基因为E6 ,E7 和E2 ,而E6和E7有不同的致癌作用,E7主要作用于致癌作用的早期,E6主要作用于致癌作用的晚期,导致恶性肿瘤的形成。
2 HPV的检测
2.1 细胞学检查 于宫颈鳞状交界部位取材,采用超薄液基制片(TCT) ,按细胞病理学系统(TBS ,2001) 标准,由医师进行细胞学诊断。
2.2 高危型HPV DNA检测 与TCT同法采集标本,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2-Ⅱ) 检测13种高危型HPV ,HC-Ⅱ是目前唯一美FDA批准的可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HC-Ⅱ诊断宫颈病变具有很高敏感性,用于诊断的阴性预测值达到100%。
2.3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 对可疑病灶进行镜下定位活检,若镜下未发现病灶或图像不满意,则取宫颈多点活检或颈管搔刮。由病理医师阅片、诊断。在阴道镜下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是最后明确诊断的手段,可显著提高CIN的诊断价值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