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pdfVIP

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 2 郑二红 盛邦跃 摘要: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在与灾害的长期抗争中产生了许多减灾、 救荒思想和措施。徐光启的荒政思想是我国传统减灾、救荒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他提出的“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荒政思想,对当今继 承我国优良传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仍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徐光启;荒政;农政全书;科学技术;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文明国家,在长期的文明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 农为本”的重农思想,历朝历代也无一例外地执行“以农为本”的治国方针;另 一方面,中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灾害史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历史 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 年(商汤十八 年)至纪元后1937 年止,计3703 年间,共达5258 次,平均约每六个月强即罹灾 【1】 一次。” 频发的自然灾害酿成的灾荒不绝于史书,因此,有西方学者甚至称我 国为“饥荒的国度”。严酷的现实刺激人们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减灾、救荒思想和措施。徐光启的荒政思想是我国古代荒政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一、徐光启荒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徐光启,明末杰出的学贯中西的科学巨匠和思想家,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农学、水利等多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对农业的 贡献尤为显著,他与氾胜之、贾思勰、王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徐光启 的的荒政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完整地保存在他的代表 作《农政全书》中。 1、郑二红( 1972—),男,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讲师,南京 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史 2007 级博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 0373-3326446 (宅 邮箱:zhengerhong1972@ 2 、盛邦跃:(1961—),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1 在《农政全书》的荒政篇中,徐光启收录了大量古代先贤的备荒言论,并在 继承传统尤其是他老师焦竑,“备荒弭盗,皆今急务,而备荒为尤急。总之,修 先王储偫之政,上也;综中世敛散之规,次也;在所蓄积,均布流通,移粟移民, 裒赢益缩,下也。咸无为,而孳孳糜粥之设,是激西江之水,蘇涸辙之鱼,蔑有 【2】 【3】 及矣” 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贩济为下” 的荒政思想。 【4】 所谓“预弭者,浚河筑堤、宽民力、祛民害也” 。明朝末年,水旱灾害连 年不断,兴修水利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浚河筑堤”就是兴修水利。因 为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对于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来说,水利事业对农业 的生产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水利对于科学巨匠尤 其是在农学领域见长的科学家徐光启来说,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更加之洪涝灾害始终居于各种自然灾害的第一位、旱灾位居第二位中国社会 [5] 的实际情况,徐光启提出了“水利,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 的命题,这是 其重农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徐光启解决荒政问题的带有根本性质的方法之一。 徐光启以科学家和政治家的眼光,从战略高度看待水利问题,他把兴修水利 视为发展农业的根本大计和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为此,他不遗余力翻译了《泰 西水法》,把西方的水利思想、方法和措施“拿来”为我所用,体现出徐光启的 务实态度和卓绝眼光。 同时,徐光启认为更为重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手段是“宽 民力、祛民害”。这更使得他的荒政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农政”高度, 即重视农业政策及其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赋、劳役等方面,以减轻农业、农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