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利用雨洪资源加快流域生态修复研究.pdfVIP

调控利用雨洪资源加快流域生态修复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控利用雨洪资源加快流域生态修复 白文瑷 陈大兴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甘肃庆阳 西峰区南大街268号,745000) 籀溪 清水沟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的一条以调控利用雨洪资源 为重点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示范小流域。按照塬、坡、沟水土流失及流域生态修复特 点,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在对降雨特征、雨洪流路、蓄集方式、可调控利用数量及综合治 理现状措施详细普查,认真分析,多学科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选定以雨洪拦蓄、调 控利用为突破口,进行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规划与实施。经过5年的实施,不仅流域生 态得到全面修复,水土流失得到综合防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而且为高原沟壑区雨 洪资源的高效利用树立了样板,促进了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j鬃赎小流域 雨洪资源 调控利用 生态修复 1流域概况 1.1 流域自然状况 清水沟小流域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原腹地,面积 貌由塬、坡、沟三大地貌单元组成,塬面占流域面积的59.3%,地势开阔,地形平坦, 地面坡度多小于5。,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面占流域面积的24.7%,坡度在7。~45。之 间,主要由嘴、梁、坡、陷穴、盲洞等微地貌交错组成;沟道占流域面积的16%,平均 比降2.45%。沟道多有陡崖、陡坡、沟床、沟滩等微地貌。 该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干旱半干旱农业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52.1ram,年 内降水量时空分配不均,7~9月3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3%,具有明显的丰、平、 干燥度1.6。自然灾害除水土流失危害外,主要是干旱和霜冻。 1.2水土流失与治理状况 该流域水土流失随治理措施的不断完善呈逐步递减趋势,土壤侵蚀强度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初期的严重侵蚀递减到中度、轻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治理工作尚未开 t/(km2·a)。 展,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500 治理初期(1958~1970年),缺乏统一规划,以整修梯田、填胡同等措施进行分散治 理,治理程度25%。同期的径流主要来自塬面,塬面径流量占流域径流量的67.4%,沟 ),男,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管理与科学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白文瑷(1955一 401 巷壤 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 谷径流量占流域径流量的24%,塬面泥沙量仅占流域泥沙量的12.3%,沟谷泥沙量占流 治理中期(1971~1998年),主要治理措施包括连片梯田、行道林网、果园、水土保 持林等,综合治理程度59%。同期的塬面径流量占流域径流量的48%,沟谷径流量占流 域径流量的37%,塬面泥沙量仅占流域泥沙量的6.1%,沟谷泥沙量占流域泥沙量的 80.2%,流域径流模数与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减少19%、31%。 治理后期(1999~2004年),该流域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主 要以完善流域综合防治措施体系为重点,以径流高效利用为突破口,进行开发与保护相结 合的综合治理,修建了治沟骨干工程、沟道土谷坊、沟坡集水造林工程,围绕庄院、道 路、胡同径流通道修建水窖、涝池,结合当地生产特点,重点进行径流高效利用实验示 92hm2;建成沟头防护工程5处、治沟骨干工程3座、土谷坊178道;修建水窖578眼、涝 池30座;建成沟道径流上塬工程4处、配套输水工程2处、庭院集流场120处,发展果园、 粮食与经济作物节水灌溉面积96h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4%。2003年8月25日,全流域 一次降雨78.3mm,塬面径流未下沟,沟谷径流泥沙量明显低于治理中期。经监测结果计算 分析,年径流模数已减少到3980m3/km2,土壤侵蚀模数减少到2358t/(km2·a)。 1.3社会经济状况 该流域涉及2个乡镇、9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12878人,人口密度298人/kin2。 1988年底,流域各业总产值12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26万元,林业产值220万元,牧 业产值210万元,工副业产值322万元;人均产值1069元,人均纯收入702元,人均产 粮445kg。截至2004年底统计,流域各业总产值达到2098万元;农业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