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甲壳胺体内外抑菌试验及其抑菌机理的研讨.pdf

甲壳胺体内外抑菌试验及其抑菌机理的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卷增刊 内 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Vol|2702S 2005年7月 2005 Jul ofInner Journal MongoliaAgricukuralUniversiTy 文章编号:1009—3575(2005】02S一0188—06 甲壳胺体内外抑菌试验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 AND ANTIBACTERIALSUSCEPTIBILITYoFCHITOSANITS 刘思当。肖一红 (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寨安271018) 摘要: 用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甲壳胺样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根据MIC制作台有甲壳胺的普通琼脂培养 基和药敏试纸片。结果表明:1#、3#、4#、6#甲壳胺在一定浓度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抄门氏菌、巴氏 杆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2#、5#在试验所用浓度下抑菌效果不明显。用与MIC相同鞭度配制的甲壳胺琼脂的 抑菌作用与试管MIC法相同,而甲壳胺试纸片则需要8个MIC才有抑菌作用。用电镜和光镜观察了3#甲壳胺对 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发现,无论是电镜样品还是光镜样品,加入甲壳胺的试管中的细菌 数目明显下降;细菌被甲壳胺粘附于一起。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壁下 空隙明显增大,细胞器结构破坏并浓缩。 关键词: 甲壳胺:抑菌活性;MIC;抑菌机理 甲壳胺又称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性质稳定,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经改性后水 溶性增加,可被生物降解,并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甲壳紊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虾、蟹及甲壳昆虫的壳 体中含量尤为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2,3],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生物资源。甲壳 胺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食品、医疗、造纸、保鲜等许多领域应用[4,“,在应用过程中,其抑菌作用逐渐受到重 视。近年来,甲壳胺作为饲料的一种绿色添加剂已经被人们开始研究和接受。本试验主要研究证明水溶性 甲壳胺的抑菌作用,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机理。为甲壳胺在饲料添加剂和食品 保鲜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甲壳胺 000。 1.2试验菌种 (C79—20)、巴氏杆菌(分离株),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传染病室提供。 1.3试验动物 120只1日龄SPF雏鸡 1.4培养基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普通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按一般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制备。 1.s菌液的制备 用细菌计数法测定以每ml菌液中含有106CFU/ml细菌的菌液作为试验菌液【6】。 1.6甲壳胺溶液的制备 1.7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肇霎暑羿:2剂00思5当-0,6男-,2教0授.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 增刊 刘思当等: 甲壳胺体内外抑菌试验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 189 浑浊程度,判定抑菌情况,取疑似有菌的试管溶液0.1m1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24h后,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以无菌生长的培养基所对应的甲壳胺浓度为MIC[61。 1.8甲壳胺培养基的制备 胺克数,趁热加入到培养基中,溶解后再将培养基倒人灭菌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加10ml左右(培养皿 培养基说明所加甲壳胺对其有抑制作用,如果有细菌生长说明所加甲壳胺浓度达不到抑菌浓度或没有抑菌 作用。 1.9 甲壳胺药敏试纸的制备 菌30min,置温箱中干燥备用。用无菌镊子将无菌滤纸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甲壳胺溶液中,放人冰箱中备 用[7l。 1.10甲壳胺抑菌机理的研究 1.10.1细菌培养先分别以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太肠杆菌和金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