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水对水泥灌浆体腐蚀的研究
赵珏龙
(广西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东敢水库经水质分析,环境水对水泥防渗帷幕体存在分解类溶出性腐蚀,需采取特殊抗碳酸水泥
或化学灌浆措施,方能堵漏。
关键词:环境水侵蚀 水泥帷幕体
i概述
环境水对水泥灌浆结石体有时会有显著的腐蚀作用。水泥灌浆施工时需根据环境水情
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才会达到设计效果。下面以东敢水库为例,分析环境水对水泥防渗帷
幕体的腐蚀作用。东敢水库总库容4910万Ⅲ3,有效库容1395万m3,调洪库容为3380m3。
枢纽建筑由一座土石混合主坝、一座均质土副坝、梯形溢洪道、梯级放水管组成。
东敢水库坝体于1958年9月开始动工兴建,地基没经过钻探。1959年春季,坝体填
土被洪水全部冲走。1959年11月,东敢水库按设计方案重新兴建,1960年6月.工程完
工并投入运行。1962年,对主坝坝体迎水面1805m高程以上进行了全面勾缝防渗处理;
1970年对溢洪道底板进行挖低2m处理;1978年对主坝坝顶进行了加宽及埙体全面灌浆处
理;1982年对主坝坝体进行了第二次灌浆处理;1984年对主坝及防浪墙进行加高,并对
坝体外坡进行填土加厚;1978~1985年对溢洪道进行了多次衬砌。
2水库大坝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措施
1959年,主坝施工时,没有进行地质斟探,因此。坝基清基达9m后,出现大渗水情
况,无法继续开挖,施工人员采取了在砂卵石层上现浇1Ⅲ厚的混凝土作为浆砌石坝体基
础垫层的措煎。并在浆砌石坝体迎水面lⅢ厚的位置现浇一道20cm厚的混凝士防渗墙作为
防渗用。左坝段浇至194m高程,右坝段浇至178m的高程。但坝底有厚2.8~5.86m、长约
29m的砂砾石层,未进行防渗处理。
由勘探和压水试验褥知,大坝浆砌石坝体中段及右段渗透性较大,基础存在砂砾石层,
左右坝肩存在碎裂薄层硅质岩。大坝存在严重的渗漏.主要部位为两坝肩、坝基及坝体中、
右坝段,总渗漏量达0.4-~O.8mJ/s。
3工程地质条件及渗漏情况
据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劫察结果知,大部分浆砌石质量较差,虽经过三次大
面积的灌浆处理,现在坝体的钻孔压水资料u值仍较大。
大坝基础长70m,坐落在下石炭统岩关阶(c.Y2)中厚层含硅灰岩夹薄层状硅质岩之上。
大坝施工时河床中尚有厚2.8~5.86m,宽29m的砂卵石层没有开挖,该卵石层级配较差。
365
粒径3~14cm,混有漂石,无胶结.渗透性好,当时也未作任何防渗处理.仅在砂卵石层
上浇上一层厚I.5m的混凝土盖板即在其上砌坝。两坝肩接头的岩性均为薄层状硅质及薄
层含硅灰岩夹中厚层灰岩.其中层硅质岩厚8至15m,极为破碎,岩芯呈粗砂或碎石状,
该碎裂状薄层硅质岩分布高程从184.5--193m,当年施工时两坝肩基岩仅开挖0.5m,未进
行防渗处理。目前大坝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渗漏问题,渗漏部位大致分为三处:一是
沿两坝肩碎裂薄层硅质岩的绕坝渗漏,其渗漏形式以裂隙…溶蚀洞隙渗漏为主;二是沿
坝基砂卵石层的坝底孔隙性渗漏;三是浆砌石坝体的潜蚀空隙渗漏。以上三个部位的钻孔
压水资料统计如下表l:
表1大坝渗漏单位吸水量(∞)统计表
u(升/分·米) 备注
地段 位置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左坝段(左起 0.1585 0.109 0.0739
坝体 0~20m)
中、右坝段 0.6096 00625 0.3442
坝底砂卵石层 0.6178 0.099 0.2763
坝基 坝基岩体 0.053l 0.0017 0.0157
7.4548 0.2684 2.8428
高程193~178m 正常高水位以下不列入
右坝头 178m以下 0.0017 0 O~O.0017统计
左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