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问题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问题 张景明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264209) 摘要: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之三年及最长时效之二十年与立法目的而言,实在 不相适应。基于环境污染损害间接性、复杂性、长期性、潜伏性、因果关系模糊性、证据获 取困难性、当事双方实际诉讼地位的不平等性等原因,学界多建议延长其最长诉讼时效至30 到50年,但缺乏合理性依据分析及充分的中外司法判例参考。在不改变现行诉讼时效期间及 “有明确的被告人”之起诉条件规定的情况下,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之“从当事人 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为“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并致害 人时起计算”,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且可以适用于环境破坏损害赔偿诉讼。 关键词: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诉讼时效 最长时效 起算点 诉讼时效是一个程序性问题,却是一个前提问题,没有了时效的保护,其它权利似乎 最好免谈:你有权起诉,但你已绝对丧失了法律上的胜诉权!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问 题更加令人感到棘手,它已经比一般时效多一年,但这一年之长远远达不到对环境污染损害 赔偿受害者的保护目的。据报道,“《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出台。……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在规定责任者处罚金额时,不仅要考虑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要 考虑其所造成的人体健康的损失;不仅要考虑近期损失,更要考虑远期损失。同时,该项法 律还将参考国外污染损害赔偿标准,提高健康方面的赔偿在赔偿金总额所占的比例。” 据此, 新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的焦点还不在时效上,对环境保身的损害的生态补偿问题也是 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近期”、“远期”指何时何期顾左右而言他。“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 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法不仅仅是思想,而是活的力量。因此,正义女神一手持有衡量 权利的天平,另一手握有主张权利的宝剑。无天平的宝剑是赤裸裸的暴力,无宝剑的天平则 意味着法的软弱可欺。天平与宝剑相互依存,正义女神挥宝剑的力量与操作天平的技巧得以 均之处,恰恰是健全的法律状态之所在。追求正义、公平和至善的法,必须要有完善的司法 保障机制相配合,才能使正义、公平落到实处” 试问,丧失了时效的保护,就像失去了主 张权利的宝剑,法尽头,何处可得法律上的公平? 一、环境污染损害的特点 (一) 间接性 与环境污染损害的其它特点相比,间接性是其第一,其它皆由此衍生。这个特点又是 其与传统损害的本质区别,即不是直接对人身或财产的损害,而是通过环境这一介质发生的。 如“在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石油是最普遍、数量最大的污染源,全世界每年经各种途径流 入海洋的石油总量达 1000多万吨。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变成纯石油进口国……根据有关 油船溢油方面的统计数字,1976—1986年间,我国沿海共发生386起油船溢油事故,溢油量 16326吨,这期间发生了南洋轮溢油8000吨的特大事故;从 1987年到 1996年,10年间发生 了溢油事故1856起,平均每两天一起,溢油量5803吨。” 溢油对海洋养殖业、捕捞业及海 上航运业、旅游业等将间接产生严重损害。又如最早发生在日本九州岛不知火海之滨的熊本 县水俣市,后又在新泻发生的至今仍令日本人毛骨悚然的怪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运动共济失 调,知觉、视力、听力、步行、语言等障碍,神经错乱等。随着病症的加重、病区的蔓延, 初以为是地方流行病,继以为是上天的惩罚,后经几十年努力才确定是日本自二战后最大的 人为公害事件所致,是某工厂向水俣湾长期排放含汞废液导致人或其他生物摄入有机汞,使 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人们没见过这种病,不知道何因,就把它 以发病地为名叫做水俣病。水俣病是环境污染引发食物链连锁反应最终造成大规模中毒的事 件,从水俣病的名称即可看出,人们对致病原因是何等的茫然。病名病因的未知性折射出的 503 是环境污染损害的间接性特点。 (二) 潜伏性 由这个间接性特点派生的是环境污染损害的潜伏性或叫隐蔽性,可分为环境潜伏性和 身体潜伏性两种。所谓环境潜伏性是指致害物质一般是透过环境媒介缓慢发生损害的,所谓 身体潜伏性是指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在人体内逐渐积累而后爆发的。这个特点使得传统法律“直 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认定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潜伏性不仅是隐瞒了为害的原因,还隐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