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继承与限定继承的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抛弃继承与限定继承的程序

第六課 民法與生活 課前引言 阿貓將價值兩千元的腳踏車借給阿狗使用,阿狗卻私自以五百元出售給阿牛,阿牛覺得很便宜於是買下腳踏車,阿牛不知道腳踏車不是阿狗所有。當阿貓知道其腳踏車被阿狗私賣給阿牛,第一個念頭也許是希望警察或政府能出面懲罰不法的人,替他主持公道。因為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是分開的,所以,侵權行為的加害人如不願賠償(如酒醉開車撞傷人卻不願賠償),或債務人不自願履行債務(如欠錢不還)時,被害人或債權人須主動行使其民事上的權利。因此,現代國民須知自己的權利,認真主張權利,負有義務的人也應該自動自發的履行其義務。至於阿牛與阿狗間的買賣契約是否有效?阿牛可否取得該車的所有權?阿貓若因阿狗的行為受有損害,對阿狗可以主張何種權利?這些問題並不是規定在刑法,而是在民法。 民法簡介 1.此民法指民國18年(財產法)與19年(身分法)由國民政府制定公布的民法,共計五編:總則、債、物權、親屬、繼承,因具有法典的體系與架構,故被稱為「民法典」。 2.廣義的民法,除民法典外,尚包括消費者保護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商事法(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著作權法等民事特別法。 3.民法是規範私生活關係的法律,可分為財產法與身分法兩個部分。財產法主要在保障私有財產權,並維護交易秩序及確保交易安全;身分法則規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繼承關係。 民法簡介 – 1.民法上的「人」 民法簡介 權利能力 指在法律上能享受權利負擔義務的資格,有權利能力者即為權利主體,包括自然人與法人。自然人因出生取得權利能力,法人因設立取得權利能力。 行為能力 指能獨立且有效的為各種法律行為的資格。法人在取得權利能力的同時取得行為能力;自然人因年齡或精神狀況的不同而有區別。 禁治產人 禁治產人為受禁治產宣告之人,依民法14條對於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者,法院可因本人、配偶、最近親屬二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宣告禁治產。 民法簡介 2.民法上的「物」 民法簡介 物的分類 民法簡介 3.民法上的「行為」 每個人都會按自己的意思進行某些行為,但並非所有的行為都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法律行為,例如,刷牙、睡覺。所謂「法律行為」是指以意思表示為內容,而發生法律效果的行為;而「意思表示」是指當事人將內心期望發生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出來的行為。 民法簡介 3.民法上的「行為」 法律行為按方式、效果的不同,有不同的類型: 1.以是否依一定方式區分: 要式行為:因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須依特定方式為之,法律行為才有效成立的行為,如做成書面、須經公證等。 不要式行為:法律未要求以特定方式作成,大多數法律行為是不要式行為,如購物、付款。 2.以發生的法律效果區分: 財產行為:以發生財產法上效果為目的的法律行為。 身分行為:以發生身分法上效果為目的的法律行為。 民法簡介 4.物權 VS. 債權 民法簡介 債權 「債」是特定人對特定人得請求為特定行為的民事法律關係。有權請求者稱為「債權人」,被請求者稱為「債務人」;法律關係就債權人而言是債權關係,就債務人而言是債務關係。而債權行為就是指發生債權債務關係的法律行為。 民法簡介 物權 物權是指人可以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權利,是人對物的關係。為了保障物權人可以直接支配物的權利,因此賦予絕對的保護性,不容許其他人任意干涉、侵害,此種可以對抗其他人的效力,法律上稱為「對世效」。 另外,物權的種類與內容必須以法律規定者為限,禁止當事人(具有權利主體資格的自然人或法人)創設或變更,此為「物權法定主義」。此外,一物僅能成立一所有權(一物一權主義),如此一來,就能清楚確認物權人可支配的範圍,促使交易更為便利。而物權行為是指發生物權變動效果的法律行為,例如動產的「交付」與不動產的「登記」都是屬移轉所有權的物權行為。 民法簡介 物權的類型 一、私有財產權的保障? (一)財產權的概念 財產權,指具有經濟利益的權利,一般而言,可以用金錢估計其價值。名譽、信用、隱私、貞操等人格權,與基於身分關係所生的身分權,如親權,屬於非財產權。 一、私有財產權的保障? (一)財產權的概念 1.物權 (1) 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 (2)「物」分為動產及不動產。不動產又可分為土地 及其定著物。不動產以外之物,就是動產。 (3)可直接支配並享受特定物的利益之權利,法律上稱為所有權。所有人可以保留所有權,將其使用收益的權能讓他人享有而設定用益物權,或設定擔保物權,統稱為定限物權。定限物權或所有權,均屬物權。 一、私有財產權的保障? 2.債 權 (1)所有人因擁有物的價值權能,既可以設定擔保物 權,也可以出售給他人。出售東西給他人,涉及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