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皮腰椎融合术PPT
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在经皮内镜下
腰椎融合术(Endolif)中的应用
方国芳
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都可以通过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而解决,不管侧路镜下手术还是后路镜都是可行的.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术前常常存在椎间隙狭窄、腰椎不稳症状,单纯摘除椎间盘髓核将增加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
为此,有学者建议针对该类患者应在减压的同时施行脊柱融合术。
前言
传统腰椎间融合手术椎体融合术,不管是后路融合术(PLIF)还是侧路融合术(TLIF)都存在切口大,组织广泛暴露,腰背肌损伤,手术时间长、出血量高,术中软组织损伤导致术后疼痛加重,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lumbar surgery failure sysdrome,LSFS)。
前言
近几年来,经皮脊柱内窥镜在微创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的适应证逐渐扩大.
2005年Folman Y首先报道了经皮腰椎融合术取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2006年深圳六院陈远武也报道经皮腰椎融合术,他们采用以色列钛金属膨胀式Stang-alone融合器及自体髂骨于椎体间隙达到融合的目的[2]。后国内王文军、张西峰、等采用以色列B-twin融合器进行经皮腰椎融合手术。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设计为多足膨胀式结构,与传统融合器的面接触不同,其膨胀后与终板是多足点接触,这使得接触点应力较大,容易疝入椎体内; B-Twin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无中空植骨槽,植骨围绕其周围,无法保证移植骨稳定与终板接触,影响融合率。因此近几年来,该融合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了。
B-Twin
手术步骤
穿刺点:椎旁开8-10cm
手术步骤
局部麻醉(术前注射哌替啶1支)
局麻药配伍:利多卡因15ml+罗哌卡因15ml+生理盐水30ml
手术步骤
置入导针
透视确认
手术步骤
逐级置入套管
置入PELD工作管摘除髓核松解神经根
手术步骤
导管下处理椎间隙
处理终板软骨
手术步骤
镜下探查终板处理情况
手术步骤
置入融合期前置入自体髂骨松质骨
镜下探查确定
手术步骤
经铅笔头-环锯置入-融合器置入保护套管
手术步骤
置入融合器并撑开膨胀
结果
关闭切口
即时效果
结果
本组共有5例,腰5骶1间隙1例,腰4/5间隙4例,手术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术后7天下床活动患者无明显不适。随访最长时间3个月,未见明显融合器移位。也未见有症状复发情况
讨论
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局麻经皮操作,手术切口0.7cm,出血少,手术过程几乎不损伤腰背部肌肉群,不牵拉神经根、硬膜囊,不破坏韧带复合体(ligment complex,LC),通过内镜经皮植入融合器,有效恢复并保持受累椎间隙的高度,恢复了椎间孔的大小 ,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性。
讨论
前端膨胀型融合器适不适用? 前端膨胀型斜放置后会不会导致间隙两边不对称?
腰椎存在正常的生理前突,腰4/5及腰5骶1间隙椎间盘本身即存在前高后低的情况,如果从斜向45度测量左右椎间隙高度(a点和 b点),那么a点的前后高度和左右高度要小于b点的高度。这也就是前端膨胀融合不仅适合从后路放置,同样从侧路也是可以的。
a
b
讨论
术后随访3个月
a
讨论
术后随访6周
a
b
讨论
会不会下沉?会不会移位?
前端膨胀型融合器会不会下沉?这应该与终板的处理有关系,如果只处理软骨,保留软骨下骨,增加卧床时间,下沉的机会应该较少。
关于移位的问题,在没有后路内固定的情况下,移位是肯定的。因此早期尽量增加患者卧床时间,加上腰椎支具保护,只要不退出间隙,3个月后植骨融合后就可稳定。推荐还是后路固定。
讨论
出口根损伤的情况
这个术式是需要部分扩大椎间孔的,上关节突是一定要磨掉一部分,同时通过套管逐层扩张,挤开神经根,进入安全三角,然后完全在工作通道中操作,出口神经根损伤机会不大。同时工作管道直径只有10mm对于出口根的挤压不明显。局麻下操作安全,有效。本组5例患者均无出口神经根损伤情况。
讨论
当然目前病例数还是很少,进一步临床疗效还有待观察。
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PPT.ppt
- 糖尿病护理查房pptPPT.ppt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三)PPT.ppt
-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PPT.ppt
- 糖尿病用药安全及指导-讲座PPT.ppt
- 糖尿病查房PPT.ppt
- 糖尿病有关知识及内分泌系统常用药物PPT.ppt
- 糖尿病护理查房终极版PPT.ppt
- 糖尿病用药指导PPT.ppt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微血管病变PPT.pptx
- 2025年华为财务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十堰教资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 2025年华为面试题及答案811.doc
- 2025年华夏银行面试试题及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课(第5、6课时)》天天练.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评价》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几分之一并比较大小》学习与巩固.pptx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二》习题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