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思政课实践报告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报告
题目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院 系: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专业班级: 城轨1514
姓 名:李沙沙 ,李金会,戴莹莹
任课教师: 郭玲
日 期: 2016年6月20日
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
小组成员分工及组评成绩 教师评定成绩
(80分) 总评成绩
(100分) 学 号 分工
姓名 活动(调查)
分工 报告分工 组评成绩
(20分) 戴莹莹 校园采访 网上了解现代学生资料 20 李沙沙 校园采访 网上了解现代学生资料 20 李金会 在寝室做总结 网上了解现代学生资料 20 小组长签字:李沙沙 教师签字: 注:1、上表中“小组成员分工及组评成绩”由小组长填写;分数相同无效。(参考评分标准:活动参与、团队精神、任务完成情况)
2、“教师评定成绩”和“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填写。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是目前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状况,这是我们全面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的基础,也是我们采取相应对策的前提。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44.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过多,有39.37%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适中,认为课余时间较少的学生占16.0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那么,这么充裕的时间,大学生都用来干什么?通过调研,我们得出以下数据: 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4.13%,上网的大概占56.24%,睡觉的占到32.84%,参加社团、兼职、锻炼身体的分别仅占15.92%、11.96%、18.91%。通过这些上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的特点及不足。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特点 1、步入大学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广泛,种类也更加繁多。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内容涉及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勤工俭学、社会实践、上网、等众多形式。大学生活已经逐步改变了单调的模式,迎来五彩斑斓的时代。 2、图书馆学习占课余生活主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64.13%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在各个形式中占的比例最大。这说明,我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总体是积极的。 3、信息化,网络化,具有时代特点。数据显示,56.27%的学生将时间用在网络娱乐上,所占比例仅次于图书馆学习,这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密切相关。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不足 1、大部分学生对时间随意挥霍。通过问卷分析和采访,我们发现,近一半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娱乐活动为主,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与男友(或女友)约会、逛街上,长此以往,荒废学业。这些方面,尤以大一大二学生最为突出。 2、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调查发现,我校大学生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远远少于上网时间;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及实践活动的时间远远少于课内学习的时间;用在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远远少于睡觉的时间。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令人担忧。 3、对课余时间利用缺少规划。根据调研得到如下数据:一直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并能严格执行的仅占7.46%,不会规划,但心中有数的占了29.53%,而偶尔规划和从不规划的学生却占了多一半,这说明,我校学生在课余时间规划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二、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建议 (一)树立目标,合理规划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 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又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意义有多大等等,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另外,可专门制定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可使自己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的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最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定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这样的分配,可使大学生劳逸结合、全面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除了学生自身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运用合理的方式外,学校采取的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我校做学术讲座,举办与专业相关的论坛、竞赛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可为学生安排一些关于学生未来就业的专业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