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笔楷书赵体教程(闫广勤)PPT
毛笔楷书_正楷教程;赵体简介
赵体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以风流著称,用笔圆转,清腴华润,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赵体创始人: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其书法学钟繇、禇遂良、智永,后深入学习二王,中年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后人所称“赵体”。他的书法集各家之长,讲究用笔,结构谨严。行笔婉转流畅,结体骨肉停匀,深受人们的喜爱,60岁后,书风变得苍老而洒脱,笔力愈加深湛,结体章法渐入化境,终成划时代的大家,对元以后的中国书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赵体特点
1、藏露结全。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际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2、笔道停匀。赵体字的笔画自有轻重的变化,但较颜体。柳体来说,明显地匀净多了。而且也无那种横轻竖重的固定程式。到底那一个笔画该重,哪一个笔画该轻,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的。
3、腾挪起伏。赵体的捺画。横画多起伏,有曲折之美。
4、点画呼应。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五字执笔法图解
1.执笔方式
①擫(yè):执笔指法之一,指“五字执笔法”中大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大指骨上节出力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如吹笛时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②押:执笔指法之一,亦作压,指“五字执笔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约束、管束之意。用食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和大指相对地配合一起,约束住笔管。
③钩:执笔指法之一,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④格:执笔指法之一,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揭有挡住和往外推之意。
⑤抵:执笔指法之一,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①以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注意大拇指的第一关节要向外凸起,不要凹下去。
②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并向内勾住笔杆,注意也要用第一指节;(因为手的第一指节感觉最灵敏,最灵活,应用也最多。)
③无名指的指背向外抵住笔杆的内侧;
④小指跟在无名指后面,两指合力,抵住笔杆,起辅助作用。 ;执笔时注意以下几点:
1、指实,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每一节指肚实实在在地捏住笔管,抓得稳而用力实。写字时用力,提笔时放松,松紧变化适度。
2、掌虚,指关节外凸,掌心空虚如握卵。这样便于手指伸缩、运笔灵活。
3、腕活,物腕不僵硬,便于灵活用笔。
4、笔摆,毛笔行笔时随行笔方向不同而摆动,形成中锋行笔,能拉能推,避免平拖死拉。;(二)写字姿势
????? 1、身正头直足安,平衡为要。使心运臂、运腕、经指及于豪端成为一体,灵活自然为上。
????? 2、心态要轻松、自然、舒适,才能持久,精神要专注。
?????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起到安定平稳的作用。
????? 4、写小字用枕腕法,写中字用提腕法,写大字或行草用悬腕法。;第二部分 赵体楷书笔法;??1、横
;?2、竖——垂露竖
???? ;3、竖——悬针竖
? ;4、撇——长撇
;?5、撇——短撇
;??6、捺——斜捺
;7、捺——平捺
;?8、提
;9、折——横折
;?10、折——横撇
;11、折——竖折
;??12、折——撇折
;?13、折——撇点
;14、钩——竖钩
;?15、钩——弯钩
;16、钩——斜钩
;?17、钩——竖弯钩
;?18、竖弯
;19、钩——卧钩
;20、钩——横钩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