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
吴丽萍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 214200)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 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 小儿烧伤 护理
由于小儿自制力、反应力、协调性、对各种危险的预见性差,致使生活中小儿的烧伤、烫伤的发生率较高,占住院病人的32.82%,是不应忽视的易致伤人群[1]。小儿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是烧伤小儿抢救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在大面积烧伤或休克患儿的治疗中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静脉穿刺若能一次成功,不仅可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抢救和治疗工作的开展作好准备,而且可以减轻烧伤患儿及家属的痛苦。我科自2009年开科以来,一直使用外周静脉穿刺留置输液术,在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及加强穿刺后的护理,尽量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烧伤患儿92名,均连续输液5—7天,其中男性58名,女性34名,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8个月,重度烧伤5名,中度烧伤72名,轻度烧伤15名。
1.2 材料:根据小儿年龄和静脉血管粗细及走向的不同,以德国B-D公司生产的22G、24G静脉留置针及肝素帽,3M敷贴和透气胶带、自粘性绷带作为选择的器材。
1.3 结果 :这92例烧伤小儿均行外周静脉留置术,因头部不易固定,均选用四肢浅静脉留置术。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留置管意外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
2 护理措施
(1)心理素质培养 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角色转变,上岗后即应进入护士角色状态。不能把社会、家庭或其他方面的不愉快带到工作中,要保持一种自信、沉稳、进取的良好心态,同时要加强责任心,保持和高度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干扰工作的心理因素。在进行静脉穿刺中,必须克服紧张、恐惧心理,提高自信心,做到生人、熟人一样,领导在与不在一样,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充分放松。同时要有真挚的同情心,理解和体谅患儿家长,对待患儿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态度和蔼可亲,给患儿一种亲切感,力争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与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2)根据烧伤部位选择合适的静脉。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小儿静脉解剖位置与特点,正确区分小儿头皮静脉与动脉:静脉外观呈微蓝色,无搏动,管壁薄,易压瘪,较易固定,不易滑动。且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可向心性穿刺也可离心性穿刺。穿刺后回血是暗红色的,哭叫时血管不明显。动脉外观呈皮肤色或淡红,有搏动,管壁厚,不易被压瘪,血液呈离心方向流动。
小儿肢体静脉特点,弹性较好,充盈较差,手感针感较差。进行留置针穿刺时要选择一条相对直而粗的血管,如头皮静脉可选择正中静脉、两侧的颞静脉、耳后静脉,四肢静脉要选择能看清走向、摸上去弹性较好的血管,认真选择血管,宁可把时间花在选择血管上,也绝不花在反复穿刺上,以免加重患儿的痛苦,增加自身的压力。对早期血容量不足,血管找寻困难者,可采用局部热敷、轻拍、按摩等方法使血管暴露,对局部组织水肿者可用手指沿静脉走向按压血管处水肿组织,使局部液体暂移一旁,暴露血管,便于穿刺。(3)掌握正确的留置针穿刺方法。穿刺前要“一看二摸”,穿刺时要做到稳、准、轻,“一看”就是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要选择走向较直的,“二摸”就是凭手感,摸清血管走向,如果血管在骨缝之间,则有柔软感,动脉可以摸到搏动。选择好血管后,在家属或同事的帮助下固定好患儿的头或肢体,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的鳍状针座与皮肤成20度角在血管0.5—1cm处快速刺入皮肤,因留置针较软,如较浅的血管,进针时需把留置针提起一点,进针速度要慢,见到回血后即停止继续进针,将针芯退出至皮肤外,持软管沿着血管方向继续进针,就这样边退针芯边进针,直到针管完全刺入再固定留置针。这样可避免刺破血管壁,又方便固定。(4)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敷贴固定,并用透气胶带轻轻缠绕一圈,以轻压重叠部位。如在四肢,可用自粘性绷带固定,这样既固定的比较牢固,且不会因小儿的活动使针头滑脱或被小儿抓脱。如在头上,可先用纱布将小儿头上的汗液等擦干,再用3M敷贴固定,最后用透气胶带或自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