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8-11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学8-11章.ppt

中药药理学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孟建国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 概 述 一 概念: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 功效: 本类药物均能祛风散寒除湿,部分药能舒筋活络、止痛、强筋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痹证。 三 分类: 根据祛风湿药的主要性能,将本类药分为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清热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四 临床症状: 痹证可围机体正气不足时感受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发病,也可因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外侵,郁久化热,以致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关节而发病。痰浊瘀血、脾失运化、七情郁结、气滞血瘀、阻止脉络均可发展为痹证。痹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肌肉、经络、关节.主要临床表现有骨、关节、韧带、滑囊、筋膜疼痛,关节肿胀、变形、运动障碍,具临床特征: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结缔组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与骨关节病及软组织疾病等,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纤维组织炎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感染是该类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五 药理作用: 1.抗炎 常用祛风湿药对多种实验性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秦艽、 独活、雷公藤、五加皮、防己、豨草、臭梧桐的多种制剂和有效成分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鸡蛋清、甲醛所致大鼠急性是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使肿胀度减轻,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适性增高和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使炎性渗出减少。五加皮、雷公藤等可显著抑制大鼠炎性棉球肉芽的增生,使肉芽重量减轻。 雷公藤、五加皮、防已对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产生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秦艽碱甲、清风藤碱、粉防己碱、甲氧基欧芹酚、雷公藤总苷、雷公藤内酯等。秦艽、五加皮和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 关,在产生杭炎作用的同时,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升高。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在切除垂体或用麻醉药抑制中枢后消失,这表明秦艽碱甲可能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使ACTH分泌增多,从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增加而产生抗炎作用.粉防己碱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产生促皮质激素样作用。粉防己碱可抑制炎症白细胞磷脂酶A2(PLA2)的活性,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此外,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雷公藤PCE2.均与其杭炎作用有关 2.镇痛 川乌、青风藤、独活、秦艽、五加皮、防已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可提高动物热刺激、电刺激、化学刺激所致的痛阈,也可减少6%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青风藤碱和乌头碱的镇痛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或阿片能系境有关。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雷公藤、五加皮、独活、豨莶草、青风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雷公藤的报道较多。雷公藤成分雷公藤总苷、雷公藤铁能够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等,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雷公藤甲素能抑制NK细胞活性,并能抑制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雷公藤总苷可部分抑制非同种移植时抗宿主反应。雷公藤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中 和 水平明显下降。粉防己碱能显著抑 等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也能抑制抗体形成,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钙通道阻滞有关。 本类药中少部分成分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细柱五加总皂苷和多糖可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境的吞噬功能和小鼠血清抗体漓度。 综上所述.与祛风漫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抗炎、镇痛、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痹证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 第二节 常用药物 秦 艽 一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二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龙胆苦苷,在提取过程中遇氨转变成生物碱,有秦艽碱甲(即龙胆碱、秦艽碱乙(即龙胆次碱)、秦艽碱丙。此外,还有挥发油和糖类。 三 性味功效主治: 秦艽味辛、苦、平,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四 药动学: 采用—CD单分子胶束荧光法进行研究,龙胆苦苷灌胃给药体内代谢过程为二房室模型,易吸收,AUC为每小时27,67P旷d,吸收半衰期为1.O¨,时,消除半衰期为6.72小时,吸收速度快、消除速度慢。 五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