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1PPT
Zubrod-ECOG-WHO 评分(ZPS,5分法) 0 正常活动 1 症状轻,生活自理,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2 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3 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0%,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4 病重卧床不起 5 死亡 (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最好效果的治疗方法 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因病期较晚而失去手术机会,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应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全身情况评估,以腹部外科为主,包括影像科、化疗科、放疗科等包括多学科的治疗小组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和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肿瘤可切除的判定标准 NCCN - 2011 手术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无瘤原则:包括肿瘤不接触原则、肿瘤整块切除原则及肿瘤供应血管的阻断等。 (2)足够的切除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远端胃的1/2-1/3、胆总管下段和/或胆囊、胰头切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距肿瘤3cm、十二指肠全部、近段15cm的空肠;充分切除胰腺前方的筋膜和胰腺后方的软组织。钩突部与局部淋巴液回流区域的组织、区域内的神经丛。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等。 (3)安全的切缘: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需注意6个切缘,包括胰腺(胰颈)、胆总管(肝总管)、胃、十二指肠、腹膜后(是指肠系膜上动静脉的骨骼化清扫)、其他的软组织切缘(如胰后)等,其中胰腺的切缘要大于3cm,为保证足够的切缘可于手术中对切缘行冰冻病理检查。 (4)淋巴结清扫:理想的组织学检查应包括至少10枚淋巴结。如少于10枚,尽管病理检查均为阴性,N分级应定为pN1而非pN0。胰腺周围区域包括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手术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要目的是缓解瘙痒、胆管炎等症状,同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手术死亡率。 (2)对症状严重,伴有发热,败血症,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可行术前减黄处理。 (3)减黄可通过引流和/或安放支架,无条件的医院可行胆囊造瘘。 (4)一般于减黄术2周以后,胆红素下降初始数值一半以上,肝功能恢复,体温血象正常时再次手术切除肿瘤。 术前减黄 术前减黄 NCCN - 2011 (1)年龄75岁,全身状况良好。 (2)临床分期为Ⅱ期以下的胰腺癌 (肿瘤局限于胰腺,最大径≥2cm ) (3)无肝脏转移,无腹水。 (4)术中探查癌肿局限于胰腺内,未侵犯肠系膜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等重要血管。 (5)无远处播散和转移。 根治性手术切除指证 (1)头、颈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体尾部: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3)肿瘤较大,范围包括胰头、颈、体时可行全胰切除术 (4)姑息性手术:伴有黄疸,消化道梗阻,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胆肠,胃肠吻合 胰腺切除后残端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胰漏,胰肠吻合是常用的吻合方式,胰肠吻合有多种吻合方式,保持吻合口血运是减低胰漏发生的关键 手术方式 (1)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在手术后24小时以内为急性出血,超过24小时为延时出血。主要包括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 ①腹腔出血: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低血压状态下出血点止血的假象或结扎线脱落、电凝痂脱落原因,关腹前检查不够,凝血机制障碍也是出血的原因之一。主要防治方法是手术中严密止血,关腹前仔细检查,重要血管缝扎,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出现腹腔出血时应十分重视,量少可止血输血观察,量大时在纠正微循环紊乱的同时尽快手术止血。 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②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发生在手术后3天以上。其防治主要是术前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尽量减轻手术和麻醉的打击,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抑酸,胃肠减压,可经胃管注入冰正肾盐水洗胃,还可经胃镜止血,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经保守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2)胰瘘:凡术后7天仍引流出含淀粉酶的液体者应考虑胰瘘的可能,Johns Hopkins的标准是腹腔引流液中的胰酶含量大于血清值的3倍,每日引流大于50ml。胰瘘的处理主要是充分引流,营养支持。 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3)胃瘫。 ①胃瘫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常用的诊断标准时经检查证实胃流出道无梗阻;胃液800ml/d,超过10天;无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无导致胃乏力的基础疾病;未使用平滑肌收缩药物。 ②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 ③胃瘫的治疗主要是充分胃肠减压,加强营养心理治疗或心理暗示治疗;应用胃肠道动力药物;治疗基础疾患和营养代谢的紊乱;可试行胃镜检查,反复快速向胃内充气排出,可2-3天重复治疗。 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三)化学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1. 辅助化疗: ①吉西他滨 (健择)1000mg/ m2 静脉滴注30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