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癌检测解读PPT
;【结论和建议】
对本次检测的内容做了和基本项目做了详尽的介绍,请仔细阅读。;每年4月15日—21日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每分钟就有6.4个人被诊断为癌;近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三高一低”态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80%以上早期恶性肿瘤可治愈。以肺癌为例,一年以上做一次检查发现的肿瘤病人,能治愈的仅占21%,而每年检查一次者,治愈率则上升到44%,如果每年检查两次,患者彻底治愈率可高达90%。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对肿瘤的治愈有决定性意义。;可触及的硬结和硬变,如乳房,皮肤等。
疣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
持续性消化不良,便血,血尿。
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月经期异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出血。
鼻、耳分泌物带血、颈部肿 、视觉障碍。
不愈的伤口,原因不明的疼痛及体重减轻。;1、临床—病史、体征
2、辅助—物理检查:X光、CT、核磁共振、
B超、红外扫描,PET-CT
3、病理检查— 术前:穿刺、刮片、拉网
术后:组织切片
4、免疫学检查:肿瘤标志物和代谢物测定
5、分子生物学检查:核酸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TM15);【甲胎蛋白(定性)(AFP)】——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症状出现前6-12个月作出诊断。;14;肝炎病人 --- 10%升高 水平50μg/L
肝硬化病人--- 30%升高 水平 500μg/L
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300μ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若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癌胚抗原(定性)(CEA)】——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由细胞分泌产生的CEA进入局部体液及血液中,因此在上述癌症的血清及胸、腹水,消化液内可出现CEA的异常增高。肺癌的胸水CEA往往高于血清。
肠道炎症、息肉,肝硬化、肝炎等也可有轻度升高。
吸烟者有3.9%左右可5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敏感性99%,比临床症状出现早6个月以上。;PSA对前列腺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PSA测定对包膜内癌的敏感性为70%、转移癌为100%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息肉、前列腺炎时PSA也可轻度升高
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判断
监测前列腺癌的复发
前列腺癌病人较前列腺增生病人fPSA/PSA比值明显下降,进一步表明前列腺癌病人血清中PSA水平升高主要以结合态水平升高为主,同时伴有游离态水平下降,即PSA总量中游离与结合态比例的改变,测定病人fPSA、PSA血清值并计算病人fPSA/PSA比值,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糖类抗原125(CA125)】——主要筛查肿瘤:卵巢癌,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输卵管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的CA125含量可明显升高。
其他筛查肿瘤: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直肠癌;卵巢癌:病人阳性率为61.4%,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125很快下降,复发时则上升
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1%,结直肠癌34%,其他妇科肿瘤43%
CA-125血清浓度轻微上升还可见于1%健康妇女,3~6%的良性卵巢疾患或非肿瘤患者,包括孕期起始3个月、行经期、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纤维变性、子宫肌
瘤、良性卵巢瘤、急性输卵管炎
、急性胰腺炎、肝病、胸腹膜和心
包感染等。应注意排除 ;【糖类抗原15-3(CA15-3)】
——是乳腺癌的首选标志物。;CA15-3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标记物
原发性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可有 CA15-3的升高
对晚期病人,当CA15-3100 kU/L 时,肯定有转移,敏感性高于CEA胰腺癌、肺癌、卵巢癌、直肠癌、肝癌中也可见到CA15-3的升高
5.5%的正常人、一些良性肝病和良性乳腺病也可见有 CA15-3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肿瘤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
标志物检测技术为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可先于X光、超声波、CT等检查发现肿瘤)
标志物阳性不一定是肿瘤,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属高危人群,应引起注意。
阳性者应积极查清原因,回顾自身是否存在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施加有效的健康干预,纠正后是有可能逆转的,如多次强阳性则应深入进行临床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在良性疾病时,如炎症性疾病会使一些肿瘤标志表达增加,肝脏疾病良性时A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