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讲座第五讲PPT
第五讲 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题材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文体上。如《步虚词》这种文体的来源, 第五讲 据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1]记载,乃陈思王曹植游山, [1]实由明人胡震亨采诸众书补作而成。 第五讲 忽闻空中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文学家和道教学者又根据步虚声,进而作《步虚词》。 第五讲 唐吴兢《乐府古题解》谓:“《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道士斋醮赞颂时,常以道家法曲腔调,讽颂步虚词。 第五讲 还有一种文体叫“青词”,亦称“绿章”,这种文体为道教举行斋醮时,呈给天神的奏章表文,用青藤纸书朱字,故谓之“青词”。 第五讲 这种文体在明代不仅道士普遍使用,文人模仿也成时尚,尤其明世宗时由于皇上喜爱,大臣献词显才多以青词邀宠,如夏言、严嵩、徐阶、袁炜、严讷、李春芳、郭朴等,皆先后以青词得宠,卒至入阁,成为首辅,以至有“青词宰相”之讥。 第五讲 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塑、石刻、建筑等形式及其风格也均有重要影响。 第五讲 例如,道教崇尚自然的理念,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倾向就有重大影响,为传统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而心仪山水的修养作为,给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注入了清新的生命力。 第五讲 第三,道教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道教为了实现其长生成仙的理想,从开创时期起便十分重视修炼方术,试图通过各种方术和技巧探讨来达到它所追求的目标。 第五讲 虽然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摸索与探讨客观上给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有关领域积累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尝试与创造,这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讲 例如丹鼎派的道士们为了炼制出长生不死之药,积极从事炼丹活动,对各种丹术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第五讲 在这方面,他们所留下的著作甚多,在这些资料里,虽然科学观念与神仙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构不成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其中合理的菁华是绝不能否认的。 第五讲 汉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借《易》道以明丹道,其中便含有丰富的科学思想,为我国古代化学、气功学、养生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第五讲 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有关于物种变化的一些论述,还具体介绍了许多炼丹的方法,对化学和生物学都是极为重要的贡献。 第五讲 许多道教学者往往兼攻药物学和医学,葛洪就明确地指出,古之初为道者必须“兼修医术”[1]。 [1]《抱朴子·内篇》卷十五《杂应》,《诸子集成》本。 第五讲 他和陶弘景等人都撰有医学专著[1], [1]葛的《玉函方》、《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结核、狂犬病等的记载属于当时世界一流水平,陶著有《本草集注》、《养性延命方》和《肘后百一方》。 第五讲 故有“十道九医”之说,而我们现在仍经常以“杏林”指代中医,其实也是源出道教。 第五讲 据说三国道士董奉给人治病不收钱,要求患者病愈后富人种5棵杏树,穷人种1棵杏树。日久成林,故有此名。 第五讲 唐代道教学者“药王”孙思邈[1],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1]幼年体弱多病,十八岁因病魔夺走父亲生命而立志学医,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行医信守“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的信条,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生卒公元581——682年。 第五讲 他们在医学、药物学方面的贡献,都是非常杰出的。道教的养生术与预防医学紧密结合,作为却病延年的重要手段, 第五讲 在道书中的论述颇多,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导引、行气、服食、房中、按摩、居处、养性等许多方面,其中包含的合理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发掘和整理。 第五讲 白玉蟾[1], [1]本名葛长庚,因过继白氏而名之,字如晦、紫清、白叟等,号海琼子、南海翁等,海南琼山人,“身通三教,学贯九流”,完成了金丹南宗的谱系,确立了自己南宗五祖的地位并打破了张伯端以来的单传传统,生于公元1194年,卒年不详。 第五讲 元代的俞琰[1]、 [1]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山人、石涧道人,江苏苏州人,出入儒道,学识渊博,代表作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外别传》等,生卒年月不详。 第五讲 雷思齐[1], [1]字齐贤,人称“空山先生”,与当时名儒吴澄是好友,著有《老子本义》、《庄子旨义》等,但今存《易图通变》、《易筮通变》,江西临川人,生卒公元1231——1303年。 第五讲 跨越元明的张三丰[1]、 [1]本名通,字君宝,福建邵武人,又说辽宁黑山人,善书画,工诗词,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太极拳创始人,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而着迷道教的世宗赠赐“清虚元妙真君”,代表作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等,据说生卒公元1247——1458年。 第五讲 明代的张宇初[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中考语文作文指导课件】细节描写 江洲中学 文继明PPT.ppt
- 《鸟》梁实秋课件PPT.pptx
- 【GFTP】2016同步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4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PPT.ppt
- 【ZKMDM】2016(广西 湘教)政治中考复习课件: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五单元PPT.ppt
- 【PK中考】2017年中考政治(湖南专用)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自尊自强 (共58张)PPT.ppt
- 《鸟》 梁实秋 七年级语文PPT.ppt
- 【ZKMDM】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人教)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12 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PPT.ppt
- 【2015中考复习方案】(山西)语文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四篇 写 作(共313张)PPT.ppt
- 《鸟》梁实秋教学课件PPT.ppt
- 【中考考点清单】2014年中考政治总复习课件110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