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抗旱思路及策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篇应用实践与行动措施 贵州省抗旱思路及策略 王玉萍李荣扬静王群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 捕要车支对黄州旱灾成团、发展规律、目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舟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抗 早工作密观策略。 关键词旱灾成固发展规律形势抗旱策略 1引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仍的省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特殊的喀斯特地质 地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等主客观因素造成或加重了贵州。无灾不成年”的严峻现 实,旱灾已经成为贵州灾害之首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本文拟通过对贵州省旱灾成因、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抗旱形势的分析,研究提出适合贵州当前甚至今后一 段时间内的抗旱策略,来尽量避免旱灾的发生和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同时给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2旱灾成因 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1自然因素 导致贵州省旱情的自然客观不利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旱灾发生的根本原因。全省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极不均匀,年际、年 内降雨差异大。水资源在全省各区域分布也不均匀。水资源在区域上大体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趋势,且与 生产力要煮不相匹配。 (2)特殊的地质地貌,增加了干旱和旱灾的发生频率。从地貌上来看,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上, 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地势平坦,河流小水量步,土层较薄.涵养水分能力差.易于成旱,山区地势变化剧 烈,河流深切,地高水低,土层薄涵养水分差;从地势上来看,贵州省地势由西向东逐步降低,在2000~ 500—800m位置,夏旱明显,灾情最重;从地质上来看,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分布广泛,岩溶地区透水性 强,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的蓄集能力差,排泄快,降水难于直接利用,极易造成干旱。 2.2社会因素 造成干旱灾害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带来的不利因素。由于人口的增加,生活生产需水量必然相应增加,增加了社会抗旱负 担,加大了供水—需水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农村农民生活用水的增加给本来就困难的农村用水增加了负担。 (2)水利工程设施薄弱带来的不利因素。在以“工程性”缺水为主的贵州省,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严重 目前为止,已建成的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中,尚无一座大型支撑型水库,中型水库也仅有 30座,只占全省水库工程的1.55%。大量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全省仍有780余座病险水库,其运行鼓益低 下,抗旱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和渠道防渗落后,全省没有一个能达到灌溉水由渠道直接 进人田间的灌区,目前农业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n42,比全国平均0.45少3个百分点。 (3)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抗旱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播种面积的快速增加, @IsohttⅫ 第=十一章省 级 区 ·973· 使得水资源需求量相应增加。同时,由于耕种技术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农业产星大幅度增加,作物需 水量也相应增加,对贵州省抗旱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城镇化过程在对水资源需求上,更体现了对水需求矛盾的转移。随着城镇化发展,除家庭生活用 水量太量增加外,公共设施社会用水量占城市生活用水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城市供水负荷增大,城市用水 矛盾突出。在抗旱基础条件还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今天,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给抗旱工作提jB了挑战和更 高要求。 (5)节水工作滞后因素。从全国31个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紧缺水平来 看”J,贵州省水资源量紧缺位居全国倒数第十,而节水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七位,贵州省各项节水 指标与全国节水指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节水指标差距更大。从农业灌溉用水上来讲,贵州 省长期以来有着“水从家门过,不浇也是错”的错误用水思想,加上节水设施落后,农业用水粗放,导致 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从工业方面来讲,贵州省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高达 趋恶化,水质性缺水日渐凸出。 (6)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合理因素。2003年,贵州省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0:427:35.3。农业高出 全国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较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