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平谷区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VIP

北京市2017年平谷区新课标人教版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初三一模考试 初三语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1分) 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它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就砚铭的书法字体而言,有篆、隶、楷、草、行;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归为三类。 砚铭有的(甲)。“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他得到这方端州石渠砚时,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 砚铭有的(乙)。“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穷水尽,唯一坚粹”,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为“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苏轼将“石”比作“云”,是因为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如割“云”。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而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节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砚铭有的(丙)。文天祥曾经在砚侧镌铭曰:“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则砚铭将一个民族英雄赤胆为民、忠心报国的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天祥后来卖尽家产,募兵抗元;身陷囹圄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无动于衷,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 砚贵有铭。一方好砚,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 丁 )【再】镌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戊)使人读后深受启迪,(己)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对【 】内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 B.镌刻(juà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C.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 D.镌刻(juà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 (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写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托物言志 ②抒发心情 ③表明性格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3)文段中提到的褚遂良是唐初书家四巨头之一。右面是他的一幅 作品,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 B.采用楷书书体,笔画一板一眼,规规矩矩。 C.用笔方圆有度,粗细有变,章法疏朗,自然和谐 。 D.上下紧密,左右舒展,呈现跌宕多姿的空间。 (4)文段(丁)(戊)(己)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2分) A.如果 不仅 而且 B.只要 不仅 甚至 C.只要 从而 而且 D.如果 从而 甚至 (5)依据文天祥的砚铭的内容和他自身经历,你会想起哪句古诗,简要说说为什么会想起这句古诗。(3分) 2.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②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③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④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⑤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⑥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君王要举行野宴呢?⑦何必把每个角落都布置得这样豪华雅致?⑧让走过的人都不免自觉寒酸了。 ——张晓风《魔季》 A.第①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用“清瘦”来形容去秋时的“山容”,突出表现去秋时节山上草木枯萎、萧条的景象;以“海”来喻芦花之盛、之茂、之广。 B.第②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出山色彩缤纷的特点。 C.第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调”“斟”等词语突出表现初春天气的温和。 D.第⑦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阳光照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3.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语段(一)中画线语句,说的是母亲顺着小路望去所见到的景色;语段(二)是用“生命”解释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