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去”,不走寻常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插队去”,不走寻常路    当这个文静、纤瘦的女孩走到我面前时,我还不敢确认她就是石嫣。我想,国内第一位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应该性格泼辣、脾气高傲,似乎这样才符合她的经历。   “我将抛弃过去有些矫情甚至有些小资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双手沾满泥土。”这是这个女孩赴美之前的开场白。看来,她走的不是一条寻常路,所以,我也不能用寻常的眼光,去看待她的所作所为了。      城里的女孩想“插队”      石嫣与农业,似乎有着不解之缘。   当年,石嫣的父母都是下乡知识青年,对农村有着浓厚的感情,常给她讲关于农村、农民的话题。于是,从保定市第三中学毕业后,2002年,石嫣考入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专业,本科毕业后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也是农村发展。石嫣在日记中写道:从1968年开始,有两千万城市知识青年以插队的形式,到乡下劳动。尽管后来的人们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那些戴眼镜、文绉绉的人,却给家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农村有了赤脚医生,有了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有了农田水利劳动力的巨大投入,有了许多的新鲜事物……   那段远去的岁月,深深地吸引着石嫣。在她心里,那是一个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的劳动时代。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面,对于她这个在城市长大、家境优裕的女孩来说,是有些陌生,也有些神往。作为农业经济博士,石嫣坦言:“我并没有接触多少农耕方面的知识,这么多年来,我们更侧重于理论。”于是,她一直盼望着能有一个实践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去年,人大一位老师去美国研究“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新型农场经营模式时,和美国农业政策与贸易研究所达成共识,希望有名中国学生赴美亲身体验新模式的运行。想法一出,难题随即摆在眼前:去哪里找一个愿意做农活的学生?   石嫣知道这个消息后,当即报名申请了这个项目。   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她申请前往的第一家农场拒绝了她,理由是“没有工作经验”。拒签后,石嫣有些担心,因为她必须在4月份农耕前赶到美国。随后,她又找到了明尼苏达州的Eathrise农场,并顺利获得批准,“插队”之梦终于实现了。      美国的农民不好当      2008年4月18日,石嫣到达明尼苏达州的Eathrise农场报到。她将在那里生活半年,她要陪那些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她要经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和想象中的美国机械化农场不同,这是一家由一对夫妻经营、三个实习生帮工的小农场。因为强调有机环保的概念,农场里只有一台小型的拖拉机,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自己动手,劳动强度超过了石嫣先前的预期。播种的时候,农场一般不使用大型机械,每一种作物,都要他们用手呵护。种幼苗时,他们经常跪着或坐在地上,身上沾满了春天微腥的泥土。对于这些,石嫣并不觉得有多苦,她就像一个靠田吃饭的农人那样,心甘情愿地劳作着。   由于Eathrise农场只有5名工作人员,却要承担16亩地的耕作,所以蔬菜清洗、包装、运输,也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石嫣第一次洗刷装青菜的盘子时,整整洗了一天,不记得到底刷了多少盘子,只知道双手机械地劳动着,她想:难道今后半年里,我只能做这些工作吗?   最让她害怕的,还是除草。由于不让使用化学除草剂,在4月这个欣欣向荣的季节里,地里疯长着各种野草。他们必须顶着烈日,蹲在田里,用手工一根根地拔除。由于田地很广,天气很好,常常是今天拔完的地方,明天杂草又快长出来了。而比拔草更累的是蹲在田里栽菜苗。当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扒开脚下的黑土地把最后一棵菜苗栽好后,她的双手已磨出血泡了。   更令石嫣没想到的是,东西方观念的差异,成为她初到美国生活的“一道坎”。由于她到达美国时,正好是播种季节,农场里还没有应季的蔬菜供应。于是,石嫣想去附近小镇购买一些蔬菜,却被农场里的人阻止了。   “难道买菜也有错?”石嫣觉得不可思议。之后她才知道,农场里的人认为,人应该顺应季节,应当食用当季蔬菜,他们宁可食用罐头,也不吃来路不明的反季节蔬菜。于是石嫣不得不忍受一个月食用储备蔬菜罐头的生活。      劳累并快乐的日子      可是,在艰苦的劳动日子里,也有让石嫣高兴的事儿。   石嫣“插队”的地方,几乎都是美国本地人,她成了那里唯一的中国人。在农场工作时,午餐由大家轮流掌勺。石嫣做的中国菜,最受几位美国农民欢迎,宫爆鸡丁和鱼香肉丝,也成为最受欢迎的招牌菜。   习惯在超市买食物的石嫣也没有想过,酸奶、草莓酱,甚至比萨,这些食物原来都可以自己来做。“那些东西看起来很难做,动起手来却很简单。”石嫣自信地认为,自己做的比萨饼,要比必胜客好吃多了。   在美国当农民,也和工人一样,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农场规定,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时间,周六和周日是双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