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低碳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低碳生活   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高尚社区住宅、高档场所消费、高级品牌服饰……   同时,你也可能是一个能源消耗超高的人。   如今,时尚的潮流是,要学会在这许多的”高”里,坚持一种”低”,这就是低碳的绿色生活,这才是对社会、对地球有益的人。      穿皮草是可耻的,开大排量汽车是可耻的,“空中飞人”的生活是可耻的……   这是全球变暖逼迫人类确立的新的荣辱观。   为公司你创造了许多业绩,为社会你缴纳了许多税款;为父母尽孝,为亲朋尽力……从前这一切看起来很完美,但是现在,你还要自检一下,你的“排放”超标了吗?   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可是一个城市白领就算只有40平米居住面积,开1.6L排气量的车上班,一年乘飞机出差12次,据BP中国(测算)机构的碳排放计算器计算,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以上。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有着成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排放量是一个可观的数据。         让人出冷汗的全球变暖      珠穆朗玛峰正在变矮。据CCTV2007年8月份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这只是全球变暖的冰山一角。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公布了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报告。报告说,因为全球变暖,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自1981年以来逐渐下降,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0亿美元。据美国地球物理学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全球变暖将导致北冰洋的冰块在未来数十年内快速消失。美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还认为,将来的气候可能会反复无常。   全球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都是 巨大的,甚至会直接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最新研究表明,当年的尼德兰人就是在气候突变中灭绝。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在未来十多年中就接近“拐点”,再不采取措施,这种改变将再也无法逆转。   由此,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气候变暖不只是冬天可以少穿许多棉衣;二氧化碳排放,也不只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节能减排也不只是工业企业要做的事。   由于我们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刺激了多少工业生产?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导致了多少能源浪费?由于我们的贪图享乐又制造了多少垃圾?   今天,当地球拉响警报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人类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节能减排――或者说低碳生活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环保人士的行为守则的活,那么低碳生活,更是当今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进行时      杰奎琳?希迪重新开始使用老式的便桶,这样更有利于把粪便作为肥料加以利用,她还停止了烧炭取暖,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燃料取而代之。   希迪是CRAG组织的成员之一。CRAC的全称是“CarbonRationingActionGroup”(限额使用碳行动小组),成立于伦敦北部的伊斯灵顿,其组织成员均保证要过“低碳生活”。    最近,有相似目标的小组织逐渐在英国流行起来。截至2007年底,已有160个左右的成员分散在20个CRAG组织中。虽然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这些成员们却为“低碳生活”这一生活方式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CRAG组织规定,每个成员的年碳排放量不超过9000磅,包括天然用气、生活用电、汽车尾气和搭乘飞机等。9000磅是什么概念呢?一次乘机从伦敦到香港的往返旅行将产生4800磅的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于全年限额的一半!   希迪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表示,他们愿意做出自我牺牲――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去上班――以此来证明,即使没有昂贵的新科技,减少排放也是可行的。   在中国,“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流行词汇。科技部发布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其中列出了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有媒体称之为36条“锦囊妙计”,提倡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有许多环保人士认识到了减排的重要性。政府在强调节能减排,并且将从2008年开始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家意识到了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刚刚登上美国《财富》杂志封面的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就是其中的先锋派人物。在2007年参加某全球性经济论坛时,他发现气候变化是整个会场论题的主旋律,很多人问他:中国正在做什么?这个问题让马云觉得尴尬,他也因此开始思考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他在杭州的新办公大楼招标时,选了“贵上几千万”的设计方案,因为这个设计最为环保,“对于未来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会相差很多”。   的确是这样,建造节能型住宅,生产节电型电器,研发更好的垃圾利用回收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