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夏季SHOW揭晓
主持人:石头燕子
今年五月,《大众DV》杂志带着之前若干部秀场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借用草场地吴文光的地盘做了放映活动。我们厚着脸皮自夸说,反响不错。
放映当然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作为一家专业的媒体,我们决不甘心落在自己手里的作品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而更希望以多种方式将富有才华的作者和优秀的作品推广出来;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参展与放映,或是在与各种制片机构、投资人的交流中为数字影像的发展寻找出一些机会。
我们每三个月一次所举办的秀场栏目,就是要在大浪中淘出宝贝,哪怕不是金子是块玻璃,只要你闪光,我也能找到你。在数字影像这个巨大的环境背景下,我们时刻谨记自己的传媒身份:把好的东西播给大众,并且让这些作品和作者得到他们应有的一切。
可喜的“赛拉味”
张华
看过不少学生作业,也当过一些不同选片评委的角色,但看一部15分钟的剧情短片后能够找到感觉,品出味道,这还是第一次。
《米宣的赛拉味》就是这部令人惊喜的短片。其作者(也许是团队)通过作品传递出细腻、睿智、幽默的影视思维和表达,或许还有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
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是短片体现了剧情类节目所关注的开篇设计、结构、人物关系、高潮、结局以及语言的诸多因素,是典型的“剧情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篇幅越小,表现也越难。
“赛拉味”这部短片没有去猎奇和追求怪异,而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从家庭关系、父母矛盾入手,在自己与男友关系上结尾,而且是“多结局”的结尾。全片反映出作者的思维方式、设计理念、叙事风格、影视语言均具备了影视人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和智慧。作为大二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是可喜和难得的,作为培养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也是应该庆贺的。
一部短片任何一点创新和进步都是值得鼓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赛拉味”确实是可喜的。透过此片,我看到了中国影视产业后继有人的希望。我给予这部短片的最高评语是:“有想法,有味道。”
在此也对《大众DV》编辑部举办类似活动表示感谢。
● 张华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影视事业部副主任
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制片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电视剧投资与营销》专著一部。
最具娱乐效果的《功夫兔》
田卉群
发展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曾经辉煌的日本民族电影虽然衰落,动漫产业却打出了长盛不衰的旗帜。而且,在迪斯尼、皮克斯公司以三维动画大片争夺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的时候,日本二维动画却依然牢牢地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动漫市场。这些产业现状颇引人深思。
《功夫兔》是每集只有三至五分钟的动画短片,却体现出动漫产业的两个特点:其一,创造一个富于创意的动画形象,其二,这一形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连续性,具备潜在的产业价值。功夫兔的形象简洁有趣,武功厉害,还有点流氓兔的神韵,善于在逃跑过程之中寻找机会适时反扑,这一独特的战斗方式确定了功夫兔的形象卖点,巧妙地结合了“功夫”的强者和“兔子”的弱者哲学,很有些特殊的趣味。在本次参赛的这一集中,结合了作者真人和功夫兔二维动画,有点令人联想起功夫兔著名的三维动画本家――《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的那位罗杰。
当然,目前的短片系列虽然颇富趣味,但功夫兔的形象还在逐渐成型过程之中,这一动画形象还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尚未成为叙事性较强且具连续性的动漫系列作品。对于这一正在成长中的功夫兔的未来,观众们还在拭目以待。
温暖的一分钟与六十个人共度
● 石燕
在《Spend 1 minute with 60 people》中,我体会到了时间的快与慢。结尾配音里除了每个人所发出的声音,还有潮水的声音,这完全是作者个人对永恒时间的确认,一种形而上的时间的概念。无论如何,对作者炭叹来说,因为有了其他人的相伴,这和六十个人共度的一分钟是温暖的,并且,她把最后一秒钟留给了自己。
当然,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影片中炭叹手持录音笔进行采访,另一位作者宋松则将这一些事件记录下来。无论是采访还是摄像,都只是个人行为,但对于被采访者来说,依然是一种介入。
炭叹希望被记录者说:“48”,对方却不由自主地说:“15”;街边的大爷在还没搞清楚作者要做什么前就先说:“我文化浅,不行。”(估计是被电视台采访过。)最后拒绝。一位母亲诱惑着不肯说“56”的女儿:“一会儿给你买根雪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