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清泉 鱼儿悠悠.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碧水清泉 鱼儿悠悠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图案中,鱼纹比较常见,而且丰富多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更为普遍。自古以来,人类与鱼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纹出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的渔猎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景德镇自宋代以来鱼纹饰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表现形式,采用刻、划、贴、印和绘画等技法。“鱼”与“余”同音,“鳜”同“贵”,“鲤”同“利”,“鲫”同“吉”,“青”同“庆”,“鲢”同“连”,寓意着“富贵有余”、“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大吉大利”、“金玉满堂”等吉祥之意。到了清末民初,景德镇的彩瓷中鱼藻纹更为繁多,或一条,或几条,或同一器上画鳜、鲤、鲫、青、鲢、条鱼等多种鱼,鱼形较肥大,空间衬以水藻、浮萍等,并以水藻的飘拂示意水的流动。景德镇文人瓷画“鱼藻图”瓷绘名家当属“鱼王”邓碧珊一脉,黄海云、陈庆长以新彩形式表现的“鱼藻图”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邓碧珊粉彩《鱼跃生趣图》瓷板画(图1)   高40厘米,宽29厘米。   此图以沉稳的设色,工细入微的笔法绘游鱼水藻。构图疏朗大方,正中为一条跃起由上而下翻转的鲤鱼,底部水藻之中五条鲤鱼并排欲昂头上跃,动感极为强烈。正中鲤鱼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勾描渲染,鳞光点点,极富层次,底部鲤鱼的色彩亦有浓淡之别,从而表现出远近。水藻以粉彩色料中的黄和绿为主,配以黑料,并施玻璃白粉底进行浓淡积染,笔调细腻,笔趣优雅。左上墨书“生趣都从笔底开,翻身一跃胜春雷。天公有意施霖雨,为济西江涸泽来。时在己巳春月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客邸”。题画之诗表达了画外之境,其格律、韵味、抒情更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印章为红彩白文“邓氏”二字。   邓碧珊(1874-1930年),别名辟寰,号铁肩子,江西余干人,清末秀才。其成名较早,为景德镇瓷上肖像画创始人。他不仅开瓷板肖像画之先,而且最早使用九宫格放大绘制肖像。20世纪20至30年代以画鱼藻为主,并大胆借鉴吸收东洋画技法,形成独特风格,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美称。邓碧珊工书法,以篆隶为佳,行书规整道劲,章草涵韵很足。王琦也曾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书法。常见落款为:“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客邸”、“铁肩子邓碧珊画意”、“邓碧珊画于珠山”、“铁肩子碧珊”、“碧珊写于珠山之南轩”等。常见印款为:“邓氏”、“碧珊”及别号“烟波钓徒”、“小溪钓徒”等。   张沛轩粉彩《鳜鱼图》瓷板画(图2)   高21.5厘米,宽31厘米。   此瓷板构图与其师邓碧珊常见的上下构图法不同,采用左右构图法。两尾鳜鱼在浮萍水草间戏耍,左边一尾体态轻盈,右边一尾神态沉着。鱼鳞以浓淡不同的墨点虱成,水草赭墨勾勒之外以浅绿渲染。整个画面简洁秀美,设色工整清丽,用笔墨色淋漓,鱼的质感和色态、细草都满含水分,堪称细微之处见精神。左上方墨书题款为:“不风仍荡荡,无水亦悠悠。寄语烟波里,渔翁莫过求。张沛轩画于昌江客邸”。红彩白文“画”、“印”方章两枚。   张沛轩,江西省余干县人,斋号“近水轩”,约活跃于1920至1949年间。师从景德镇瓷绘名家“珠山八友”之一的邓碧珊学绘鱼藻瓷画,为邓氏入室弟子,其作品酷似其师。1949年返回余干,后下落不明。其作品常见底款有:“近水轩”、“胜利瓷业公司”、“南昌兴华出品”等。   邓碧荪   粉彩《鱼跃于渊图》瓷板画(图3)   高38厘米,宽25.6厘米。   此图左下角一簇水藻随波飘动,水藻以墨料勾描,以绿色积染,注重前后层次之变化。五尾游鱼逐浪相集,以写实之笔,细微精描,远处小鱼随行,水波淡染青色。作品设色沉稳,笔墨精妙。画上题款:“鱼跃于渊,国英仁兄雅玩,弟邓碧孙赠于江西瓷业公司,时在一九三六年”。钤“之印”章。   邓碧荪(1914-?年),又名邓碧孙,为“珠山八友”2_--邓碧珊之子,自小从父学画瓷艺,绘鱼藻风格与其父相近。邓碧荪1937年投笔从戎,抗战期间客死他乡,传世作品较少。   张洛山、何杰一 粉彩《鱼藻图》《鱼跃图》瓷板画―对(图4)   高38厘米,宽25厘米。   张洛山《鱼藻图》瓷板画,构图有邓碧珊之风,绘有一尾鳜鱼两尾鲢鱼。鳜鱼由上向下游来,一鲢鱼尾鳍摇摆向上游去,似乎在追逐水中的月影。另一尾鲢鱼在水草中。右下角为大片面的水草,水面上有浮萍点点。此作鳜鱼墨虱鳞,鲢鱼晕色丰富,锦鳞片片。与邓氏不同的是水面以淡彩染水波涟漪。左上方墨书“巨口细鳞状如龙,桃花三月正肥初。天涯怀得家乡味,除却松江总不如。张洛山画”及红彩朱文“洛山”方章一枚。“除却松江总不如”句巧借晋人张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念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的典故,读来虽是画外之音,但颇有品味之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