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营造教育的春天.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营造教育的春天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用心营造教育的春天 尧国良 赣县中学南校区高三数学组 341100 摘要 善于把握交流时机,善于走进学生内心,用温情走进他们,那么师生间必然存在永远的春天。 关键词 师生 教育 春天 案例背景:黄同学,是我班的一个男生,小小个头,很是机灵。脑瓜子聪明,对事情很有自己的见解,就是个性太强,动不动就和人对着干。任课老师反映他在上课的时候表现活跃,有时候喜欢抢风头,常常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在课堂上就和老师争辩起来,让老师下不了台。老师对他是又爱又“恨”! 案例过程 一、交锋 黄同学是第一个为我制造“麻烦”的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也不例外。在我们班制定了严格班规后的第一个星期,某天早晨,黄迟到了。那天正好是班主任的早自习。班主任的课都迟到,想想其他的课会是如何的拖拉。我马上拉下脸,非常严厉地责问他。也许是刚刚跑得太急,黄的脸还涨得通红。在我的严词和威严下,他一言不发,低着头。为了杀鸡骇猴,我宣布对他的惩罚措施:罚扫地一个星期。当时他似乎很不服气,慑于我的严厉,不得不接受惩罚。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充满背叛的眼神,也为自己的草率感到一些后悔。 二、关注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黄有意关注起来。在校园里,迎面走来,明明看到了我,他会故意绕道而行;在我的课堂上,他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思维反应也很敏捷。但是,当我对他寄予很大希望,让他回答问题时,他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说不知道!我知道他肯定是因为上次罚扫地的事情,在心理上已经对我有了对抗。或者他可能认为老师是故意刁难他吧?怎么办呢?当一个学生在心里对某个老师产生抗拒心理或者误解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这门学科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经过思索,我决定这般解开该生的心理疙瘩。 三、摸底 通过了解,我知道林是黄的好朋友,而林和我的交流比较多。林经常会将他的一些烦恼和困惑在我面前倾诉出来。我总是尽全力帮助林解决各种困难。我想我对林的帮助和苦心,作为好朋友的林一定会间接转达到黄,黄也会渐渐理解老师所做的——无论是惩罚,还是提问——都是因为“爱”和“责任”。 四、接触 我知道除了学生林可以间接帮助我外,自己必须亲自对黄要有更进一步的接触,让他真正从心底化解疙瘩。我开始寻找机会,直接找到黄,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那次正好是第三次月考完之后,黄发挥的不错。我就以此为契机,先夸他最近上佳的表现,并且将任课老师对他的表扬说给他听。黄当时进办公室时,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当听到一番赞扬时,眼睛一亮,愣了一会,才恢复了常态。乘他心理放松的时候,我和颜悦色地叫他陪我聊天。那一次,他状态很轻松。同时,我对上次那件事情做了那一聊,竟然聊出了另一个天地。他将自己的求学经历,平日喜好,生活的感受一股脑全倒出来了,还包括那些酸酸甜甜的青春故事。此时的他比往常更透着一股灵气。 五、冰释 一段时间之后。 黄老远看到我就会和我问好,有疑问时他也喜欢和老师争辩,但不再是以前那个鲁莽的,让别人下不了台的男生。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会在课后追着老师问了。 案例反思 时代不同,形式不同,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要改变,作为班主任更要与时俱进。 (1)高中生,正处于 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向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把老师和学生看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把家长和孩子看成“服从”与“被服从者”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仪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特别是老师和家长在做错事的时候,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尤其不要使用“讨厌”“你真笨”“不能这样”这些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语言,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姿态,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 (2)老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老师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同时,老师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学会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从中可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并帮助他们辨别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意义上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老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