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扎特现象”的冷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莫扎特现象”的冷思考    摘 要 遗传和环境,是制约人才发展的两大因素。在人才培养中,早期的、科学而合乎人性的后天教育对人才成材具有最直接影响。   关键词 沃尔夫冈 利奥波德 早期教育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d,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史上罕见的旋律写作天才。他短暂而富于传奇的一生,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他身上,灵感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来,不是经过智力和意志同大自然的斗争后才在头脑中显现的;灵感也不是在他的激情和狂想的状态中表现出来的;正相反,它似乎是处于通常的环境下、平衡的状态中,酷似宁静的泉水涓涓不绝,无穷无尽……”。就众说纷纭的“莫扎特现象”,虽多见著述,但以沃尔夫冈早期受教育的史实为视角,从生理学、文化学的层面解读早教、经典教育对人才成材影响的研究,则有待于深入。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教育,常指在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0-13岁),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从而对其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方法。   研究成果表明,早期教育中,音符、文字或数字,在对人的发展、脑潜能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在制约人才发展的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中,后者的影响更直接。   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d)是沃尔夫冈的父亲。他拥有音乐家与教育家双重身份,著有对后期有影响的论文《小提琴演奏法教程》,沃尔夫冈更是深受其教益。   利奥波德拥有敏锐思辨、精于观察的教育家特质。表现在,当他发现沃尔夫冈在音乐方面有超常潜能后,能毅然摒弃在宫廷、教会的职位,全力贯注于对他的教育。如韩愈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避免了“千里马”未能被发掘。   其次,他深谙教育规律。沃尔夫冈早期真正所学基本上都是他传授。在教学中,他能敏锐发现并解决问题。如选取沃尔夫冈感兴趣的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演奏内容进行传授;任其凭听觉记忆弹奏所聆听过的音乐作品,在没有学标准记谱法的前提下,以其自身方式创作键盘乐等。他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沃尔夫冈的音乐听记、即兴创作、视谱即奏等能力较早就得到了质的提升。音乐学家查尔斯?苯内,曾听过沃尔夫冈在8到9岁间的演出,亲眼目睹他在给定低音部基础上即兴创作出一个最高声部;目睹他视谱即奏,完成由别人开始的乐曲后评价说,“所有这一切都富有趣味和想像力,和弦曲调和转调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爱因斯坦曾坦言兴趣的重要性。沃尔夫冈就认为创作是唯一的快乐,唯一的嗜好。除了音乐,利奥波德还传授哲学、数学、语言等知识给沃尔夫冈,使沃尔夫冈对数学也拥有极高兴趣,并能与音乐融会贯通,乐于钻研巴赫音乐中的作曲对位技法而不疲。语言方面,仅以书信而论,在文字表述方面的能力,沃尔夫冈已远非其同龄人可比,可见其综合文化素养也同时得到了父亲利奥波德的培养,免除了世人对“神童”昙花一现的担忧。   再次,他有的放矢,积极实施教育规划。1762年,即沃尔夫冈6岁那年,利奥波德策划了长达10余年的欧洲巡回演出之旅。这期间,沃尔夫冈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经典的音乐成就――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器乐等。特别是在对G?B?萨马尔蒂尼等大家音乐作品的研习,与海顿、J?C?巴赫、P?马蒂尼等名流的交住中,沃尔夫冈的艺术视野得到极大地拓展,成就了他后期“天才”的创作。   据现代心理学家和脑生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的记忆力发展,6-13岁是黄金期,至13岁则达到一生记忆力最高峰;人脑的发育遵从“用进废退”规律。在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环境的刺激可以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其可塑性、代偿功能很强。这里,对沃尔夫冈巡演中过早的体力透支,为健康埋下了隐患的史实避而不谈,仅据研究数据结果,阐释其后创作时的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创作风格国际化理属情理之间,毋庸置疑。   沃尔夫冈所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的时期。他由于接受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意识成长较快,对后期的行为方式造成了直接影响。表现在:1781年他公开与教会决裂;1782年他选择与康施坦茨?韦伯完婚;1785年他加入“共济会”。创作上,他的作品开始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表现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 k492)中,“第三等级”的仆役被安排在主角位置,声威显赫的伯爵成了被嘲笑、批判的对象;在《唐璜》(Don Gioanni, k527)剧中,把蔑视习俗的唐璜,这个“只要是女人,就不顾一切地弄到手”的腐朽贵族代表推上了舞台;而在《魔笛》(Die Zauber flute, k620)中,他运用“象征”手法,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