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家村唐代珍宝与宫廷习俗
何家村唐代窖藏珍宝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材质多样,其所涉及的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复杂。在众多的珍宝中有两类宝物特别引人瞩目:一类是金、银质“开元通宝”钱币;一类是金、银质盥洗盆。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唐宫廷贵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唐宫廷生活习俗的写照。
一、金银“开元通宝”
何家村窖藏出土金质“开元通宝”30枚,银质“开元通宝”421枚。数量多,品质高,是唐高宗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之作。其制作规整、精细,是仿早期铜“开元通宝”的优质版式而铸造的。30枚金“开元通宝”出土时存放在“大粒光明砂”银盒中。经专家抽样扫描测试分析得知,30枚金质“开元通宝”为同版同期但不同炉而铸,同时也说明了其制作的精致和珍贵。
银“开元通宝”除了何家村窖藏以外,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现,金“开元通宝”仅见于何家村窖藏。金银“开元通宝”字体相同,钱文间架端庄,疏密均匀,字迹清晰,制作规整。“开元通宝”四字为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钱文书法为“隶书”。因左右为“八”字分开,故又称“八分隶书”,是典型的“率更体”。金“开元通宝”背素无纹,银“开元通宝”有的背面为素面,有的背面有月牙纹。何家村窖藏出土的30枚金质“开元通宝”,“除了打磨、磋磨等加工痕迹外,没有人工使用遗留下来的摩擦痕迹,看来铸出后还没有使用过。”所以我们才有机会见到如此集中、如此崭新而耀眼的金“开元通宝”。
钱币与货币不同,货币是流通币,而钱币未必都是流通币。这些金银“开元通宝”非流通货币,是仅用于皇室的赏赐、占卜、撒帐、洗儿等宫廷喜庆活动的钱币。
二、金银盥洗盆
何家村窖藏出土素面金浴盆两件,素面银盥洗盆四件。金盆与银盆的大小差异不大(口径25~30厘米,高6.2~6.5厘米),但造型迥异。金盆为侈口、斜腹、圆底。系用厚0.19厘米的金片捶打制成,在盆口沿1.1~1.3厘米宽处向外折45度。这种造型的盆,与一般的盥洗盘不同,确切地说,它应该是婴儿的浴盆,是唐宫廷洗儿礼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此金盆虽捶揲成型,但器壁光滑规整,后期加工很是讲究。在内底正中心处有一个0.05厘米的中心点,由此向外有密集粗细不一的螺旋纹,一直延续到腹壁。这是利用“镟床快速旋转抛光后的痕迹”。中国古代金盆,保存至今的很少,除了何家村出土的两件以外,还有北京明代定陵中出土的九件。另外,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清代双凤戏莲纹金盆。从年代上看,以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金盆为最早。金盆的内外壁留有许多擦痕、磨痕、斑痕,因此分析此金盆为实用器。素面银盆,敞口、弧壁、浅腹、圆底。其基本造型与碗相似,但形体较大,是典型的盥洗用器。法门寺出土的“浙西”鎏金团凤纹银盆,高14.5厘米,口径达46厘米。法门寺《衣物账》记为“银金花盆”,为唐银器之最。“浙西”鎏金团凤纹盆,外壁以竖形内折线划分为四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都有两个鎏金团凤纹和一朵向上飘浮的鎏金祥云。器壁外口沿下有一副相对的铺首衔环把手,底部还焊接有圈足,足外壁亦有“金花”。此“金花盆”造型大气、庄重,装饰华丽、尊贵,可见金银盆在唐代的至高地位,它是大型庆典不可缺少的重要礼器,其出现在法门寺地宫中,就是有力的证据。
现在就以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银钱币和金银盆为依托,试析鲜为人知的唐代宫廷生活习俗。
一、占卜
“开元通宝”开启了以“通宝”、“元宝”、“重宝”、“泉宝”等为钱文的先河,结束了秦汉以来钱文以重量为铭文的旧制,使我国古代钱币铭文由书重量向“通宝”、“元宝”、“重宝”、“泉宝”等铭文演变。秦汉钱币多以“半两”、“五铢”等为铭文。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改币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朝代与年号的命名多取自《周易》中的卦辞或字词。《周易》六十四卦中就有“乾”、“泰”、“观”、“咸”、“丰”卦。乾卦中的卦辞有:“元”、“亨”、“利”、“贞”等。《周易外传?卷一》乾卦曰:“故圣人见道之有在于六阳者,而知其为乾之德。知其德之乾,则择而执之以利用,故曰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也。”《周易》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元,代表仁;亨,代表义;利,代表礼;贞,代表智。帝王们热衷于用《周易》给自己的年号命名,是因为这些卦辞、文字代表着天道,也有永昌、太平等吉祥之意。最特别的是唐太宗的年号“贞观”,唐高宗的年号“乾丰”、“咸亨”、“上元”等,武后的年号“永昌”,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等。
检索我国以“元宝”、“通宝”、“重宝”、“泉宝”等为铭文的钱币,发现多数钱币铭文的组成以帝王年号加“通宝”、“元宝”、“重宝”、“泉宝”。
“开元通宝”在起初使用时,虽然不是以“年号加通宝”这样的方式组成,但是“开元”二字与《周易》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