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窑粉地彩绘瓷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山窑粉地彩绘瓷赏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和来自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知名专家来到湖南衡阳。眼前这件宋代衡山窑彩釉绘菊纹罐(图1)完美而异样,它的彩绘工艺既不是釉上彩也不是釉下彩,而是一种在素胎上涂白色化妆粉,粉地上用褐绿两色彩釉绘花,表面不再罩釉,一次烧制而成的高温彩釉绘花瓷。衡阳当地收藏家称之为“粉地彩釉绘花”。专家将这件“宋代衡山窑彩釉绘菊纹罐”定为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衡阳”十大宝物之一。选择的理由是:第一,它是衡阳地区本地文化的杰出代表。第二,它在工艺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中国古陶瓷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什么在衡阳的古陶瓷民间作坊里会出现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粉地彩釉绘花”工艺?《寻宝》的专家给出了这样一种解释:受当时地质勘探技术的限制,古衡阳人并没有找到上等的瓷土,他们所用的瓷土大都含铁量比较高,通过高温烧制后瓷器的胎身呈现出瓦灰或猪肝色,而不像现在的陶瓷,胎身内外一袭乳白。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的缺陷,古代工匠特别聪明,就像女人天天往脸上抹粉一样,他们也在瓷器的胎身上涂抹了一层白色底粉,这就是“粉地”的由来。然后,再在器物的上部抹上褐釉或绿釉,在器物的下部抹上褐釉,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釉色通常就只有这两种。剩下的是最亮丽的一笔:在器物腹部的粉地上,工匠们用褐、绿两种彩釉作颜料,用毛笔在粉地上随意绘上树枝、牡丹或菊花,这就是让人们大为称奇的“粉地彩釉绘花”技艺。这次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来衡评选鉴宝,对衡山窑古瓷来说,有如皇帝女儿“深居宫闱无人晓,一朝面世天下知”。      一、衡山窑粉地彩绘瓷的发现与研究      其实衡山窑粉地彩绘瓷在1981年就被当地农民发现。当地有农民在古窑址捡到不少彩瓷到县城去卖,引起文物收藏者的兴趣。1982年,湖南省博物馆派专家对窑址进行了摸底清理。这次清理的成果使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都惊叹不已。当时对收集到的彩瓷评定时,出土的完整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83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古窑址进行了部分试掘,发掘了两座龙窑和一座面包窑,出土陶瓷器3100余件,又在当地农民家里收购了数百件衡山窑器物。此次,衡山窑试掘清理的重大成果是在全国正式提出“粉地彩釉绘花瓷”。其实,除生产“粉地彩釉绘花瓷”外,衡山窑还生产釉下彩绘花和釉上彩绘花等彩瓷和青瓷。   1988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古外销瓷研究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衡阳召开,将湖南的湘阴窑、长沙窑、衡山窑的古陶瓷生产列为课题,进行了科学研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盛赞以粉地彩釉绘花为特色的衡山窑彩瓷是中国古陶瓷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1993年,由耿宝昌先生带队的国家一级文物评定委员会专家来湖南时,对衡山窑瓷给予了界定,凡是粉地彩釉绘花的完整器,均定为一级文物。这在文物定级中是极其罕见的。由此可见,衡山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衡山窑粉地彩绘瓷的窑址      衡山窑在今湖南省衡山县东南端。考古证实,它始烧于宋,终于元。现发现窑址两处,分别在县城东南18公里的贺家乡湘江北岸湘江村的渡口边和赵家堆(又名瓦子堆)。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渡口边以烧制彩瓷为主,赵家堆以烧造青瓷为主。青瓷窑的分布范围较大,归属为“衡阳窑”系列;彩瓷窑的范围较小,为了与青瓷系“衡山窑”区别,故将彩瓷的产品称之为“衡山窑”。笔者藏有不少衡山窑青瓷碗,底印有“政和通宝”(图2),说明这些碗均为宋代徽宗时期生产。      三、衡山窑粉地彩绘瓷的艺术成就      衡山窑中的粉地彩釉绘花是衡山窑独创的工艺,而且这种工艺在古陶瓷史上空前绝后。此工艺的特点:以当地土红或酱红色土成坯后,外涂一层白色化妆粉,待干后在器物上部施绿釉,下部施褐釉,器物的腹部用褐绿两种彩釉在白色化妆土上画牡丹、菊、莲等图案。一件器物通常画四组,两组褐色,间杂两组绿色,笔法流畅,随意洒脱。之后在高温下(1200℃左右)一次性烧成,表面不再施釉。整器形成三层装饰带,别具一格。这种“粉地彩釉绘花”彩瓷工艺既不是釉上彩又不是釉下彩,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中的一个独特品种。   衡山窑粉地彩绘瓷的色彩简明,以绿、蓝、褐、黄为主。绿色中有草绿、豆绿、冬瓜绿、孔雀绿等;蓝色亦有宝石蓝、灰蓝等;褐色中浅者棕黄,深者呈咖啡或酱黑色。整体色彩不多,也带有窑工们的随意性,但搭配和谐,生动自然,率意潇洒。其彩釉料主要是赤铁矿(褐彩和红彩)、铜矿(蓝彩与绿彩)。这些矿藏在沿江而上几十里外的衡阳县关市乡和衡南县车江镇、水口山镇就有。据湖南地方志记载:衡阳县关市乡储藏大量的铁矿,铁原矿品位达30%;车江铜矿原矿含铜0.9%,另含银、铅、锌、镁、砷等元素。由于购进矿石的含铁、铜品位不同,用作彩釉中烧成品的颜色也就不同。尤其是银、铅等元素的影响,出现了颜色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